人生五伦孝为先,自古孝是百行原。孝,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被认为是人的一种基本美德而千古流传。
在双江街道黄金包社区,有这样一位孝子,他细心照顾父亲,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孝老爱亲,他叫向贤华。
“父亲不能行走,我就是他的腿 ”
8月11日,虽已入秋,但天气依然炎热,一阵热浪裹挟着火辣的阳光炙烤着大地。在望江大道1110号,一丝清凉从一户人家的窗缝里飘出,循着清凉,笔者走进了向贤华的家。
向贤华家窗明几净,屋内散发出淡淡清香,厨房里煮一锅粥,咕嘟嘟地冒着热气。向贤华一边照看着粥的火候,一边切菜,给父母准备早餐。从辞掉工作照顾父母开始,向贤华每日除了买菜之外,脚步几乎很少迈出这个百余平方米的屋子。他守在父母身边,尽一份为人子的孝心。
香喷喷的粥出锅后,向贤华熟练地将蒸好的馒头、包子撕碎放入碗里,然后端上桌。
“爸,吃饭了。”向贤华把粥和馒头、包子轻轻地放在父亲面前。
向贤华的父亲向仲学今年84岁,患有帕金森综合征,前几年,他父亲还能自理生活,但近两年来,他父亲的病情越来越严重,老人上厕所、洗澡,甚至连走路也十分困难。
“四肢僵硬是帕金森综合征的通病,现在是热天,父亲的病情略显好点,一旦到了冬天,他的关节会更硬。”向贤华说,“父亲不能走,我就是父亲的“腿”,背着他去他想去的地方看看。”
“你父亲从生病到现在多久了?”记者问。
向仲学老人一边吃饭,一边回忆说:“七八年了吧!”向仲学老人突然回了话。
“你看,我记性有时候还不如爸爸。”看着父亲吃得津津有味,向贤华脸上荡起了笑意。
吃过饭,向仲学老人要去客厅看电视,向贤华赶忙把父亲背到了客厅沙发上。
“他喜欢看央视四套节目。”向贤华介绍说,父亲喜欢看这个频道的节目已有好多年了。
向贤华蹲下身子,边给父亲揉着腿边说:“我今年53岁了,父亲有140斤,天天背上背下,背进背出,确实不轻松,有时候自己也感到疲惫,说句实话,照顾老人很繁杂,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想到小时候父亲也这样背过我,也就没什么想法了,再说,作为儿子,不好好孝敬父母,别人也会耻笑的,因此,我只能把孝道付诸在行动中。”
“让父母开心过好每一天是我的心愿”
向贤华告诉记者,他们家有兄弟姊妹四个,三个在县城,一个在外地。虽然自己照顾父母的时间多,但几个兄弟姊妹付出得也很多。
2013年,向贤华的母亲陈启珍老人突发脑梗,病情严重。当时还在重庆上班的向贤华和在外地工作的大哥立马赶回云阳照顾母亲。
“我在家照顾了一年母亲,母亲恢复了健康,为了减轻我的负担,小妹也主动过来照顾父母,那时候,小妹一边上班一边照顾父母,非常辛苦。”向贤华告诉记者,由于母亲患过脑梗,意识时而清醒时而糊涂,但小妹却很耐心,从来不抱怨。
说话间,向贤华的母亲陈启珍老人到外面散步回来了。
老人满面红光,慈眉善目,丝毫看不出是患了病的老人。看到母亲回来,向贤华赶忙迎上去,牵着母亲坐下,接过老人手里的蒲扇,替母亲扇风。
“人老了就像小孩,甚至比小孩还小气,所以,我很注意平时的一言一行,稍不留意老人就会多心。”这是向贤华照顾老人的切身体会。为了能让父母心安、愉悦,不管有多忙、多累、多苦,向贤华在照顾父母时,总是笑着,总是轻言细语。
“父母一辈子不容易,现在他们被病痛折磨,做儿女的一定要多理解,耐心照顾父母,把孝心体现在行动中,这也是儿女的本分。”向贤华说,“闲暇之余,我总是陪在老人身边,陪他们说说话、聊聊天,让父母开开心心地过好每一天是我最大的心愿。”
(记者 谢添)
(记者 谢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