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发挥融资性担保行业的功能和作用,撬动更多金融资本投入农业,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2017年工行重庆分行与重庆市农业担保公司合力打造了一款全新的“三农”特色产品——工行农担贷,致力于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贷款贵、贷款慢的问题。
工行农担贷主要下设农户贷款(含农企)、创投类担保业务两个子产品,即可支持涉农小微企业、农业公司、专业合作社,也可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其中单户融资额度在100万元以内,农业企业的融资额度为100至300万元。自工行农担贷推出,并在该行的帮扶镇——后叶镇进行试点以来,已实现了530万元的贷款投放,成为该镇带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引擎。
农户迎来“及时雨”
“对于养殖户,这贷款就像一场及时雨。”后叶镇良民村八组种植大户黄泽伟告诉记者,他主要种植青杠木耳,原来年产量在1万段左右,年销售近10万元,一年的纯利润约为3万元。因为产量少,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所以一直面临着生产成本高、抗市场风险能力弱的困难,眼看着生产经营每况愈下,而扩大生产又急需要投入一笔资金,黄泽伟每天急得睡不着觉。
得知黄泽伟的情况后,工行云阳支行主动与黄泽伟取得了联系,向他介绍了工行农担贷业务,双方签订合同后,不到20天就给黄泽伟发放了30万元贷款,不仅解决了肥料、人工费用等燃眉之急,还扩大了生产。黄泽伟今年的生产规模可达到3万段,年销售额将达50万元。
“现在农户发展产业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一方面大部分银行因为运营成本高、管控风险大等原因,较少对农户开展贷款业务,导致农户贷款的正规渠道少。另一方面,银行贷款业务要求担保人和抵押等条件,导致产业扩大规模也存在一定困难。”黄泽伟说,“以前农民贷款业务办理时间最少3个月才能拿到钱,而‘工行农担贷’只需要由担保公司出具担保函,工行工作人员进行实地调查,省去了我们跑手续的多个环节,不到20天就能拿到贷款,省时又省力。”
上门服务让农户应知尽知
“以前,我们把申请贷款叫作‘跑贷款’,因为不往银行来回跑几趟,是办不下来贷款的,但这次不一样,贷款自己跑过来了。”后叶镇的云阳首创农业开发公司负责人郑秋平说。该公司成立了两年,去年投入资金200余万元,承包了鱼塘100余亩,用于发展经济鱼类养殖,辅以种植农作物,形成了生态循环的养殖体系。但没有稳定增收,资金出现了短缺,企业发展遇到了困难。郑秋平告诉记者,当时听村干部说起工行农担贷时,他没报多大希望,只是填了张表留了点资料,却不成想到这么轻松就拿到贷款了。
据郑秋平介绍,在6月上旬,工行云阳支行的3名工作人员主动联系他并进行了实地走访,在了解了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后,工作人员还向郑秋平介绍了工行农担贷的详细情况。“这个贷款没有抵押,利率又低,对我来说是最合适不过的。”在确认了贷款意向后,工作人员又帮他制定了贷款金额计划,最终,郑秋平提交了60万元的贷款申请。
工行农担贷之所以能自己“跑”到农企家中,离不开所有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在推出农担贷业务后,工行云阳支行与后叶镇镇政府以农担贷为抓手,力争将金融扶贫落到实处。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该行联动市农担公司先后6次到后叶进行广泛宣传,召开座谈会、院坝会,从政策宣传、实地调研、名单审核、共同调查、资料收集等具体流程为农户、农企讲解工行农担贷,并在现场宣布纪律,公布行长投诉电话,让大家认识并信任该项业务。
“在农担贷推广初期,我们支行部分同事持怀疑态度,认为农村金融管理半径长、不良率高、工作环境辛苦。为此,我行领导班子采取统一思想、多方沟通的方式,与客户经理面对面交流,耐心说服,直至大家心悦诚服。”工行云阳支行行长牛炼说,“在农担贷投入初期,部分客户经理对农户、农企的经济发展规律还不太熟悉,大家常利用休息时间开展培训,不断提高农村政策水平及种植、养殖业知识水平,为深入农户、农企进行实地调查奠定了基础。”
“银担融合”破解融资难题
“近几年,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越来越快,规模也越来越大。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抵押担保难、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却严重制约了经营主体的可持续发展。”牛炼表示,与市农担公司这一财政支持的政策性农担机构合作,可以有效拓宽小微企业和“三农”贷款、担保渠道,对银行机构拓展业务、提升服务和分担风险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农业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蓬勃发展,这些经营主体对金融依赖性强,贷款需求大,但因为缺少有效抵押物,金融机构贷款有顾虑,商业性担保机构担保有风险,“融资难”问题首当其冲。市农担公司业务开展以“信用为主”,对于认定具有良好信用的经营主体,可以免于提供抵押物,并与银行间确立了全额全程担保,合作防控风险。
“融资贵”是农业发展中的又一难题。“通过政府扶持的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公司的担保,农业经营主体拿到的银行贷款在利率、担保费率等方面都有政策优惠,整体贷款成本相对较低。”牛炼介绍,工行农担贷贷款利率目前最高不超过人行基准利率上浮30%,计划将控制在10%以内,远低于同业。
(记者 段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