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溪是云阳县长江南岸歧曜山下的一个乡镇,虽然秀美俊逸,眉目如画,老百姓的日子却过得贫困不已。不说其他,只看看横亘在山上坑坑洼洼的泥结路便可知一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村民们对这些路所作出的无奈评语。
俗话说,穷则思变,新一轮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后,泥溪不仅紧抓机遇,奋力拼搏,还迎来了“人生导师”——自2017年被确定为全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后,市政协扶贫集团驻泥溪镇工作队入驻泥溪。
这一年多来,驻镇工作队全体人员起早摸黑,翻山越岭,兴建基础设施,规划脱贫产业,让泥溪在“颜值”“财富”“精神”等方面有了长足进步……一个个扶贫项目有序推进,一项项脱贫产业落地生根,干群齐心协力脱贫奔小康的氛围日趋浓厚,泥溪这个“穷小子”迎来了人生“逆袭”。
便民出行提“颜值”
“咚隆隆隆”,近日,趁着天气晴好,在桐林社区15组,工人们正在抓紧硬化新民路。新民路全长8200米,宽4.5米,一头连接着万州龙驹镇的玉合村,另一头则蜿蜒至社区深处。在施工现场,一辆挖掘机,一辆大货车,还有近十名工人们配合默契:挖掘机将混凝土堆放在已经做好底层处理的地面上,工人们立即举起铁铲、发动推磨机将混凝土铺摊开来,同时,将已经铺开的混凝土进行磨平、制毛。不一会儿,一段崭新的公路便硬化好了,在阳光的照射下,慢慢变得坚硬。
桐林社区15组远离场镇,山高沟深,在没有硬化公路之前,只有一条窄小的泥巴路,村民出行极其不便。“与其说有路,不如说没有路,以前只有天气好的时候才敢走这条小路,要是遇上大风大雨天,路上又湿又滑,走都不敢走,想要带点东西出去,也只能靠担挑肩扛。现在这条水泥路一修好,不管刮风下雨,大家都能出去了。”村民杨承亮不禁感慨。
“路没修好之前,不能通车,我们牵骡子到泥溪街上去驼肥料,至少要走一个半小时,来回就是三个多小时,差不多半天,现在只要十多分钟就下去了。如果走这条路去万州的话,以前我们要花3个小时,现在要不到1个小时了。”村民张兴华算了笔时间账。
桐林社区党支部书记曾义锋表示,目前,新民路已经硬化了5.1公里,沿线可解决社区1000余人的出行难题。除了新民路,现在正在硬化的道路还有桐林社区6组、8组、9组等村组的组级路,预计今年年底之前全部硬化完,实现村村通公路。
产业发展补短板
交通困难,一难变万难,除了村民出行难,产业发展也难。
在桐林社区2组,胡建菊生猪养殖场的发展和公路息息相关。胡建菊生猪养殖场于2014年创建,虽然靠近路边,却和交通便利完全沾不上边,而问题就出在“路”上。
“猪儿要吃饲料、粮食,猪出栏了要运出去,样样都指望这条路。”胡建菊回忆起往昔充满了无奈,可是这条泥巴路并不给力,天气不好的时候,车子开不上来,什么都运不上来,只能靠自己深一脚浅一脚地去背。猪儿出栏的时候,最怕的就是天气不好,运不出去急死人。因为交通不方便,这些年养殖场的规模一直难以发展起来,这成了胡建菊的一块心病,也成为不少村民想要发展经济产业的拦路石。
今年年初,这条泥结碎石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变成了水泥路,以往的交通困扰变成了过往云烟。“交通方便了,技术、市场都不是问题,我今年一下就多养殖了50头猪,不少村民也想跟着我一起搞养殖,这条路变成了我们脱贫增收的致富路!” 胡建菊高兴地说。
“逆袭”之路并不简单。从泥泞小路到整洁宽敞的水泥路,从只有6个村硬化了公路,到如今已完成村级公路14条,硬化42.6公里,新建机耕道10公里,实现了有集中产业的地方全覆盖。
泥溪不但“颜值”大幅度提升,村民出行更加方便,产业发展的短板也补了上来。一路虽走得不容易,但泥溪一直在努力,并且有了回报。正如泥溪镇党委书记陈宇所说,修好路,孩子到镇里学习,村民外出打工,城里人走进山村,脱贫致富的新思路也随着这条通村公路走进了村民心里。
下一步的打算?泥溪镇镇长谭华表示,泥溪将按照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指导意见,在路、水、电、讯、房、环保生态等方面补齐基础设施的短板,在实现道路村通达、组通畅的基础上,建设一批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在水利方面,实现产业扶贫基地水利全覆盖,在人居环境方面将借助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推进改厨改厕改造,推动泥溪高质量发展,为泥溪人民创造高品质的生活。
(记者 段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