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水湖的岸堤,我们偶然相遇。牧笛送来湖面上的晚风,是我带着一路心跳的恋曲……”
有人说,当真正沉静下来聆听王小刚谱写的某些歌曲,不光会感受到其旋律和意境的优美、深远,甚至会牵动内心。就如由他谱曲、龚农作词的这首歌咏龙缸之作的《相遇》,当前奏提琴声一响起,心就不由得抽紧了,随着旋律线的起伏而起起落落。
此说可借专家的反响佐证。在重庆市音协组织的一次高端音乐创作培训班中,著名作曲家、中国音乐学院教师胡廷江听过王小刚这首《相遇》后,缓缓地说了一句:“我只有感动!”随之便沉默了。
古代贤哲有“文章憎命达”“诗穷而后工”等语,是说诗人往往在受到苦难环境磨砺,幽愤郁积于心时,才能写出精美的诗文。这些话,同样可用在王小刚身上。他经历过生活的艰辛,感受过人情的冷暖,对人生、对生活有深切的体会,所以最终能用优美的旋律去吟咏生活。
濡染观摩,不求而至
王小刚出生于云阳县盛堡镇一个小山村,小时家里特穷,一家八口,一年仅可分得一箩筐谷子。正因为穷,他尝尽了饥饿的煎熬,从小便体弱多病。五岁时,得了肝化脓,站立都困难。父母多方求治。医生深怀悲悯,然而却无奈地说:“这娃儿不要治了。”
“死也要死在求医的路上!”父母的回答简短而坚决。
贫穷,通常使人意志消沉,人生没有追求。但王小刚是幸运的,他出生的时代,虽然物质匮乏,音乐却是充耳可闻。从小濡染于歌声中,歌声唤醒了他沉潜心底的美好情感,激发了他向善、向上的力量。
王小刚家里装了一个广播,从记事起,他每天最大的兴趣就是等待广播里播放歌曲。《东方红》《唱支山歌给党听》之类的革命歌曲,总会在早中晚三个时段飘进他耳朵里。因为年幼,父母每次出工都会带上他,将他放到砂堆上玩耍。每到“烟歇”之时,社员们便对起山歌,歌声自然也飘进了王小刚耳朵里。
广播里的歌曲和乡民唱的山歌,构成了王小刚的童年记忆。
王小刚长期浸润于歌声中,加之有一副清亮的嗓子,对唱歌一途自是无师自通,正如教育家梅贻琦所谓“濡染观摩,不求而至”。随着时间的流逝,乡亲们蓦然发现村里出了一名少年歌手。每回放羊时,王小刚就把广播里那些“听起了茧”的歌曲轮番唱来,歌声漫过田坎,漫过山野,漫进乡亲们的耳朵里。
有一回,他在山这边放羊,引吭高歌,山那边干活的乡亲闻声而至,欲亲观其歌唱。一见人来,歌声嘎然而止,他的脸羞得通红,任乡亲们如何恳请,总不开口。乡亲们求之不得,失望退去。眼见众人消失在山凹里,嗓子里跳动的乐音又蹦了出来:“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羊儿跑……”他入情入境地篡改了歌词。一曲唱罢,正想驱羊换地儿,突然被身后传来的掌声惊动了。
“好好听哎!再唱一首噻!”原来乡亲们并未真的离去,躲在山凹处偷偷听他唱呢。
这一惊,使他脸上的红晕直漫过脖根儿,赶着羊群飞奔而去……
唱歌,成了王小刚的一项特长,这项特长在他高中时期得到充分展示。每年学校举办晚会,都会请他献上一曲。毕业那年,音乐老师鼓励他去报考音乐院校。他第一次听说还可以专修音乐,不禁怦然心动,可是又犯难了:哪里来得钱去报考?班上同学为他解除了顾虑,大家一元两元地筹集了七十元,校长又借给他五十元,让他得以成行。
报考音专,有惊无险
王小刚得到考试信息是四月十五日,而次日即是初试的第一天。于是十六日一早,不待校园开门,他就越墙而出,乘船去重庆。
到重庆时,已是初试的最后一天,他匆匆参考,幸而得中。待到复试之时,兜里钱已无多。那天早上,他在旅馆吃了一碗稀饭,就赶到考场去等候面试。复试的人特别多,候了半天,一直没叫到他的名字。不知不觉,午时已过,腹中火烧肚肠,咕噜噜一阵响,却又不敢离开去吃东西,眼巴巴望着其他考生大口吃喝而直咽口水。到后来,嘴唇也干了,头逐渐沉重起来。
“王小刚……王小刚……”恍惚之际,猛然听到有人连呼自己的名字。他揉揉面颊,走进考场。
考场内坐着三个考官,其中一个让他唱一首歌。他一开口就暗自一惊:“是我唱的吗?”歌声干瘪,绵软无力,显然这不是他的正常水平。
三个考官相视愕然。稍顿,中间那个老婆婆问道:“同学,你怎么这么没精神,好像没吃饭似的?”
这句话正戳到他的痛处,霎时间委屈涌上心头,眼泪夺眶而出。待心绪渐宁,便将事情原委叙来。老婆婆慈祥地望着他,让他大胆地唱,另两个考官也叫他放开嗓子好好地唱一曲。他看着三双鼓励的眼神,精神大振,唱起了他最喜欢的那首《小白杨》。
歌声渐歇,三个考官彼此点点头,向他投来赞许的目光。
经过几天的“鏖战”,这场音乐专科考试,王小刚终于有惊无险地通过。他又打算参加本科考试,可此时只剩下五元钱,连报名费都不够交,遗憾之余只好“认命”了。
其实,他不光参加不了本科考试,连回家也成了问题。好在急难之时同科的一个考生伸出援手,给他买了一张到万县的散席船票。他本想到了万县,去亲戚家借钱再回云阳。可是船到码头,已是深夜十点多,他不敢下船去亲戚家里。从重庆坐船下来,一直忍着饥饿,船靠岸,才在码头买了一个面包和一瓶水,身上只剩下三元多。怎么办?正彷徨间,他被人流裹挟着挤到了补票窗口,于是只好放下自尊,觍着脸向售票大姐求助。售票大姐忙于应付旅客,听他讲完遭遇,匆匆撕下一张散席票递给他:“我送你一张,回家去吧!”
大约十一点多,船离开万县港,向云阳驶去。江水澹澹,明月高挂。王小刚独自坐在船头,望着明月,望着夜空,不禁轻声唱起来:“夜蒙蒙,望星空,我在寻找一颗星,一颗星……”没有听众,没有看客,月光泻在江面,波光明灭,使周遭显得越加凄清、幽邃。
他轮番唱着《望星空》和《十五的月亮》,唱一阵,又歇下来哭泣一阵。想起自考试以来这些天所吃过的苦、所遇到的好心人,泪水汹涌而下,其中既饱含委屈,又满怀感恩。又想到父母曾经说过的那句话——死也要死在求医的路上。这句话一直驱动着他奋力前行,他没敢奢想更远的未来,只想把眼前之路走好。
次日凌晨三点,船到云阳码头,王小刚如释重负,一口气冲到县城广场上。当天回到家时,母子抱头痛哭。母亲捧起他的头,看着他瘦了一圈的脸,泣道:“小刚呀,你去参加考试,咋不给爸妈说一声啊!”
志气不灭,寒窗苦学
回家没多久,王小刚就收到涪陵师专音乐系寄来的录取通知书。临行前,父亲用斧子劈了一堆木条,给他钉了一只箱子。木条没有工具打磨,表面凹凸不平,拼接处尚有大大小小的缝隙,犹如栅栏一般。他就扛着这只“原木”箱子上路了。
到达学校第一天,王小刚就发觉他与同学之间仿佛隔了一层膜,不可轻易揭去。那天,他去教务处报到后就扛着箱子来到寝室。寝室靠门处有一个水泥做的壁柜,最上面一层已放了一只箱子。他不好意思将自己的箱子放在第二层,便自觉地放在最底一层,随后就出门去了。待他回来,发现箱子不翼而飞,最后在书桌底下找到这只可怜的箱子。他再回头一瞧壁柜,上面已放着一溜漂亮的箱子,霎时明白是怎么回事。他苦笑一声,索性更加自觉地把自己的箱子推到床底下。几个室友,没有谁就箱子一事作出解释。两年时间,这只箱子就静静地蹲在床底下。
同学们去食堂打饭,多是三五一群,独留他形单影只。他也不介怀,反倒高兴,因为他不想让同学们看见他打饭时的可怜样。学校每个月的补贴,只有二十几元钱和二十几斤粮票。正常情况下,他早上要吃二两稀饭、两个馒头,中午、晚上各吃半斤米饭,一天算来要吃一斤六两粮食,照此计算,二十几斤粮食的补贴,不够他吃二十天。所以,他打饭的份量逐日递减,到月末几天几乎就是熬过去的。而更难熬的,是夜晚。晚自习后回到寝室,同学们都敲着餐具去煮面条,这时他只能匆匆上床躺着。多少个夜晚,他躺在床上,双手按压着腹部,任同学们呼喇喇吃面条的声响钻进耳朵,一边默默流着眼泪。
父亲说过每月给他寄钱,因此刚开始几个月他都要往收发室跑几趟,但常常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只偶尔收到一张汇款单,后来就很少去了。其实想想那只“原木”箱子,他也明白,父亲真是有心无力啊!
在学校,王小刚是一个独行客。贫穷,令他自卑;与同学的隔膜,令他孤独。一个孤独的灵魂,要么在沉默中死亡,要么在沉默中爆发。他身处这样一个环境里,反而激发出奋进的力量,始终没有自轻自弃。他来自山区,未受过正规的音乐培训,之前连钢琴都没见过。他听同学说,钢琴是需要童子功的。他没有童子功,有的是时间,于是一头扎进琴房,把时间和精力都挥洒在键盘上。
他的校园生活非常单调,教室、琴房、寝室,构成了他的“生活三部曲”。有人为了心中至爱,可以拼命;有人为了事业,可以拼命;而他,为了学习,为了追回流逝的时光,也拼了命去。每天除了上课和睡觉,几乎所有时间都是在琴房度过。看电影,他没想过;市里玩,他没去过;谈恋爱,更是没奢望过。琴房,就是他未来所寄,就是他心之慰藉。他在这里练琴,练声,学习理论知识。偶尔也不免有寂寞、烦闷之感,每到此际,他总是用鲁迅的诗聊以自慰: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
两年的时光,倏忽即过。毕业时,王小刚被评为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他以优异的表现,赢得同学们的认可。临别之际,大家互致祝福,互道珍重,甚至洒下了惜别的泪水。他恍然明白:同学情谊胜过一切隔膜,人心本不冷漠,只是需要时间去融化。
谱写歌曲,重在意象
王小刚毕业后,回到了家乡,在云阳师范学校担任音乐教师。课徒之余,也经常参加县里组织的音乐活动。作曲,本不是他所致力的。200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为原县物价局谱写了一首歌,在重庆市物价系统文艺调演中获得金奖。这件事触动了他,使他觉得自己的音乐之路还可以更宽广一些。不知是幸还是不幸,第二年,他排演百人大合唱《路桥之歌》时用嗓过度,致使声带受损。于是,便专注于音乐创作,陆续创作出一批作品。
王小刚谱曲,很看重意象,若是某个意象击中了他的心扉,灵感便喷薄而出。去年年末,他受命谱写扶贫歌曲《情系这片土地》。下去采风之前,他看了两册讲述云阳扶贫故事的书。故事挺感人,但始终没找到一个意象能够激发他的乐思。当他们采风来到清水土家族乡,在一个山凹里有几户人家。时值隆冬,下着大雨。他们朝一贫困户家走去,屋外全是烂泥,垫了几块石头。踩着石块进到屋里,地上生了一大堆火,上面吊着一个鼎罐,里面的水滋滋响着。一个年约七旬的老婆婆蹒跚着脚步走上来,迎面就是一张笑脸。
“就是它,这张笑脸!”王小刚心中一颤。这张笑脸让他看到了悲情里的积极意义。
词作者潘泉和贺江鹏所作的歌词,正好契合了王小刚的想法。开篇第一句——一张笑脸,掩藏着生活的艰辛;一声乡音,饱含着善良朴实——正是他音乐的情感和动机。当他拿到歌词,本想谱成一首悠扬、婉转,人人可唱的小调式歌曲。但是他发现歌词内蕴丰厚,抒写的是一项壮阔的事业。最终他把这首歌谱成了一首适合男高音唱的、艺术性较强的歌曲。整首歌的音域跨度较大,既能表达出深情、沉郁的情感,又能表达出澎湃、激昂的情愫。副歌部分,“蓬勃着、蓬勃着无限生机”,这两个“蓬勃着”,他连用了两个三连音,铿锵有力,昭示着云阳脱贫攻坚是一定能够顺利实现的。
在这首歌曲的末尾,王小刚还运用了一个技巧,表达了他对扶贫工作的期许。从音乐理论上讲,一首歌曲末尾的一个音,一般多落在主音上。因为主音是调式的核心,是最稳定的音,具有终止感。就这首小调歌曲而言,照通常的作法,末尾应以la(6)结束。但王小刚并没有用主音,而是用了属音mi(3)。属音不稳定,是半终止,向主音靠拢的。他如此用意,是想表明:扶贫工作任重道远,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意象,是王小刚谱写歌曲不可或缺的要素。他在谱写曾荣获重庆市“十佳优秀原创歌曲”《枣颂》时,为了寻找触发乐思的意象,也颇费了一番工夫。当时他去枣园采风,在枣园逛了几圈,始终没找到灵感。不经意间,发现一株虬龙盘结的百年老枣树上长出一个嫩芽,内心顿生怜悯与敬畏,由此想到生命的滋润来自这片土地。“枣园的女主人不就像这个嫩芽一般吗?”他知道女主人早年在外打拼,历经艰辛,但始终不忘家乡,后来回乡创业,扎根在这片土地上,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于是,他借助嫩芽的意象,谱写出这首获誉甚隆的歌曲。
音乐创作,吟咏生活
这些年来,王小刚创作了一批风格多样的作品。他说自己思维比较跳脱,不喜欢一成不变,如果无所变化,就感觉腐朽了。在他看来,创作最难的,莫过于跳出固有风格,所以需要大胆尝试,涉猎多种风格。同时他也认为,不管怎么变,总有一个核心的东西变不了,那是一个创作者的身份标识,就像人的性格,有些品性是永远也改变不了的。
王小刚的作品多咏赞家乡,比如《幸福云阳》《梯城谣》《礼仪之乡》《山区飞彩练》。他说,他生长在这个地方,这里的空气、人文、生活等,没法令他不喜欢。所以,他希望通过歌曲去宣传家乡,让更多人知道这个美丽的地方。这是他实实在在的想法,他相信每个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都有同样的情怀。
对于王小刚作品的总体特点,有关专家认为,其作品旋律优美,艺术性强,歌唱难度较大。比如《相遇》,中央电视台音乐制作人刘露说,这首歌是近年诞生的通俗歌曲中艺术性最强的,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对此,王小刚的看法是:一首歌曲如果光有时尚的特征而艺术含量较低,就会沦为俗品;网络歌曲虽然易于为大众接受,但来得快也去得快。他认为,民众需要吃快餐,更需要吃精致的食品,所以其审美倾向、欣赏能力也是需要引导、提高的,只有创作与欣赏同步提高,地方文化才会更加繁荣。
作为曲作者,王小刚对歌词的选择有自己的原则,对歌词创作也有自己的见解,凡是“对不上眼”的、不能打动自己的歌词,他是不会接受的。有一个朋友,数年来多次请他为自己写的歌词谱曲,都被他婉言谢绝,就是因为“没感觉”。《千秋张飞庙》,是他自己非常满意的一首作品。在他眼中,张飞庙留给后人的是一个文化符号,一个供人祈福、学习的地方。谱曲时,他脑中想象的,是一个典雅、时尚、白衣飘飘的女子,在烟雨濛濛中,用一双清纯的眸子眺望着张飞庙,想象着文化的悠远与传承。“巴蜀胜景,展现历经沧桑的画卷;文藻胜地,收藏流芳百代的文明……古刹钟声,传播穿越时光的灵音……”歌词所营造的意境,与旋律相得益彰。他说,好的歌词,美就美在能营造一种意境,让人去想象;尤其写旅游景区,不能像作游记般列述其事,阻塞了想象的通路,而应从总体氛围上来营造意境。
王小刚如今是云阳教师进修学院音乐高级讲师、县音乐家协会主席、县文联副主席。身为音协主席,这几年来,自己潜心创作之余,也没忘记帮助年轻创作者提高创作水平。他多次请市音协专业作曲家下来讲课,推荐会员参加高端培训,邀请周边区县的创作人员来云阳交流;同时还积极动员县作协、诗歌团体的成员创作歌词,共同推进本土音乐创作的发展。
王小刚很重视采风,经常劝勉年轻的创作者:“只有走到土地的最深处,让你的脚深陷在泥里,遭石头砸过,才能感受到切肤之痛;而这种感受,最能触动你心尖上的东西,使你创作出打动人心的作品。”所以他认为,身为创作者,应学会倾听生活、体验生活,然后用内心最深处的声音,去吟咏身边的生活。
(记者 李旭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