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记者走进云后叶镇吉庆村,看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一条条水泥路连接村落院坝,一项项产业生机蓬勃,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高涨……
2017年,该村在镇里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子,致力于破解空壳村发展难题,走出了一条“村级统筹+资源利用+特色产业+市场主导”的多业态、多模式发展新路子。
去年初,该村在推动土地集约化生产时,村民意见不一,阻力也不小,村干部便分头到农户家做工作,摆事实,讲道理,通过反复做思想工作,村民的思想开窍了,主动挖掉了划分给自家的田坎,将零散的田地整理连成一片,从一家一户的土地分散经营迈进了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方式,激活了农村土地资源,整活了项目资金,发展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如今,该村走出了一条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道路。
盘活公共水利促进增收
人饮水实行市场化运作
“你看,一拧水龙头,自来水就哗哗地流到水缸里。干净的水,喝在嘴里,甜在心里!”在吉庆村七组,几位村民聊天时,不停地夸赞村里人饮池市场化运作这个项目搞得好。
今年2月,该村引进后叶镇水务公司,由村集体出资修建、整治20口人饮水池,修建了10口饮水过滤池,水管牵到农户家,还安装了水表、闸阀等。由水务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对饮水系统进行集中管护,让300余户农家1000 余名村民吃上了安全水。
“过去,一年中有4个月时间吃不上自来水,尤其是夏天,主要是饮水池、水管长期处于无人管的状态,导致饮水池里没水、水管破裂、水质变差。”村支书舒学峰告诉记者,如今,村民家家户户水龙头进行了重新安装,日常管护也交给镇水务公司了,再也不用担心没自来水吃了。
“以前一到夏天,水管里都没水了,要到2公路外去挑水吃,现在我们再也不担心没水吃了。” 一说到吃水的事,村民袁成云笑得合不拢嘴。
记者来到吉庆村六组水稻基地,新建的蓄水池十分醒目。四四方方的水池、沉淀池一字排开,从水库抽到水池里的水,通过沉淀过滤处理后,才向农户供给干净的自来水。
镇水务公司对饮水系统进行集中管护,只向村集体收取一定的资源占用和设备使用费,同时,由吉庆村统一用集体资金为村民向水务公司缴纳水费,不仅解决了农户重饮轻管的问题,而且还确保了全村村民一年四季能喝上安全水。
该村除了实施人饮池市场化运作外,还将不是饮用水的山坪统一由村里对外承包,并将贫困户到户产业与其结合,每口山坪塘农户按照“1+X”模式承包进行渔业养殖(“1”指在家从事养鱼的农户,“X”指贫困户,X原则上不大于2),解决了山坪塘管护难和贫困户持续增收难的问题,同时也增加了村集体经济的收入。
用活项目资金 建园招商促发展
农村新型产业步入春天
一块块基础设施完善的土地,一片片长势良好的火龙果,一个个正在建设的种种植大棚,昭示着吉庆村的集体经济改革步入了新的春天。
吉庆村通过村集体流转土地,整合了土地复垦及项目资金,让“沉睡资产”活了起来。该村建成标准化种植园、养殖园及示范基地,承包给种养殖大户,以激发内生动力促发展,不断壮大集体经济。
在彦虹火龙果种植园中,只见十多个塑料大棚一字排开,大棚里生长着绿色植物,这便是火龙果枝条,上面绽放出洁白的火龙果花。这实则是开出的一片产业希望。
彦虹火龙果种植园是该村用活项目资金,建园招商促发展的一个缩影。园子于2017年12月开工,村里通过“一事一议”利用土地复垦资金流转土地,依托贫困村产业扶持资金发展起来的。今年5月,该村建成标准化火龙果种植大棚2300平方米,以每平方米每年100元的价格把大棚出租给彦虹火龙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火龙果园每年为村集体缴纳经济2.3万元。
目前,彦虹火龙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了4亩火龙果共6000株,6亩蔬菜,预计年收入15万。
该合作社除了缴纳租金外,还必须要履行对周边农户蔬菜种植技术指导和带动种植的义务,参与种植农户年增收3万元,解决当地10余名贫困户就业,月收入1500左右。
该村实行的建园招商模式,不仅壮大了集体经济,还让土地增了效、农民增了收、贫困户就了业,农民逐步在致富。
采访中,记者随着村干部来到吉庆村二组的农产品初级加工厂施工现场,看到挖掘机、搅拌车等机械不停地运作,10余名工人在铺装地砖,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该初级加工厂于今年5月开工,总投资87万元,主要建设烘干房、储藏室462平方米,晒场1444平方米,属于村集体独资企业,主要解决已发展起来的中药材、干果、蔬菜、粮食等产品的烘干、保鲜、仓储问题,通过出租收费,预计年创利润10万元。目前,加工厂的主体工程已全部完成,8月底竣工并投入运行。
吉庆村玄胡种植户邓富贵告诉记者,他家种植玄胡3亩,加工后的单价高达25一斤。“虽然玄胡价格好,由于村里没有玄胡加工的地方,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没有扩大玄胡种植规模,如今,家门口就能加工玄胡中药材,我明年将扩大规模,增加收入。”邓富贵说。
实施土地“三权分置” 实现产业长效增效
农民变股民增加收入
在吉庆村的玄胡中药材基地,村民们正在采挖玄胡,呈现出一片丰收的喜悦。
“我们结合村里实际,大胆创新,实行土地‘三权分置’改革,鼓励引导老百姓用土地入股,交由村集体引进公司发展优势产业,按照农户分利润60%、带头人30%、村集体10%的比例进行分红。”村支书舒学峰说。
玄胡种植在吉庆村已有多年历史,目前,只有少部分村民在种植玄胡,而效益不菲。因此,该村结合因地制宜,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全力发展适合当地农户种植的玄胡。
去年初,村干部多次召开院坝会,最终经过民主投票决定,流传土地给村集体,用于发展玄胡核桃间种产业650亩,三年时间,在全村种植1000亩玄胡。
农民的土地流传了,怎样才能保障老百姓的收益?村支书舒学峰说,镇里在村里推行的 “三权分置”模式发展玄胡产业,将各家各户承包的土地交由村集体组织管理经营,村集体选择有责任心、有资本的企业进行经营。各户按承包面积确定股份,并颁发股权证书,实行保底分红, 分红比例为农户、带头人和村集体,比例是6:3:1。
今年,全村玄胡预计收入25万元,按照比例分红,农户可分得15万元,带头人可得7.5万元,村集体2.5万元。
家住吉庆村8组的村民王家才,他在基地种植了一亩玄胡,按照比例分红,他一亩地可分红利1950元。
为确保产业长效增收,村里发展玄胡时,间种核桃产业650亩,在生姜产业中间种核桃200亩,不仅有效利用了土地资源,带动了更多农户就业、增收,为集体经济也增收了2.5万元。
如今,吉庆村随着建园招商、三权分置等模式的推广,村集体经济收入从去年的零起步,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能达到30万元,实现“破茧成蝶”。
乡村振兴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关键,伴随着吉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脚步,一个经济强、产业兴、基础实、百姓富、生态美、社会稳的吉庆村渐行渐近了。
(记者 王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