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油马灯、陶瓦饭钵、军用水壶、BP机、老式算盘、税务公文包……一件件老物件,陆续收集起来,陈列在展厅中,由此开启了云阳县地税局的寻根之旅。

去年4月,在云阳地税局举办的一次离退休老干部座谈会上,地税局局长罗洋与老同志畅谈税收往事。谈到情深处,不少老同志抹起了眼泪。这个场景深深触动了在场的每一个地税干部,大多也眼湿鼻酸起来。

“云阳地税局的根究竟在哪里?它的精神究竟是什么?”罗洋心中充满无数个疑团。随后,他们决定在系统内征集一些老物件,试着挖掘老物件背后的故事,让老物件鲜活起来,让老故事激励人心,让老物件老故事成为打开云阳地税记忆的一把钥匙,同时也希冀税收事业的继承者不断从前辈那里汲取精神力量。

“这就是我们的初心。”罗洋说,“老物件虽然老,但它背后的故事却常听常新,永不过时!”他说,一个单位的历史是一个单位文化的组成部分,一个单位的历史也决定着一个单位未来的走向;他们要尊重历史,珍惜历史,铭记历史,同时也要书写新的历史。

近日,记者参观了云阳地税局老物件展厅,采访了相关人员,试图通过几件普通的老物件,真实再现那段历史,勾勒出云阳老一辈地税人的精神轮廓。

算盘和账本,记录了税务人的工匠精神

在云阳地税局二楼的老物件展厅中,有一把上世纪八十年代的17档7珠老式算盘,铭牌上生产厂家的电话号码还是五位数。由于年代较久,而使用频率又极高,有两颗算珠已出现裂口,其余算珠和木边框也是伤痕累累、体无完肤,只有四角的铝质包皮尚较完好,然而,已是重新换过了的。

这把算盘,承载了计税员王坤铭大半辈子的回忆。

算盘,是上一辈税务工作者不可或缺的工具,更是王坤铭赖以工作的“武器”。在没有计算器的时代,云阳县两千多万农业税计税,全靠王坤铭的五根手指头在算盘上“噼里啪啦”累出来,几元、几十元、几百元……面对大量的税票,为了确保无误,他算一遍还不放心,时常算完一遍又算一遍;偶尔被旁人打断,只得重头再来。为了少走神、少出错,王坤铭强迫自己在工作中养成严谨、专注的习惯。久而久之,每当拨弄起算盘,他便仿佛进入了与世隔绝的境界,不管外界如何纷扰,他自凝神工作,算起来既快又准。由于长年收税计税,与算盘打交道,他的几根手指头全都磨出了厚厚的老茧。

在工作上,王坤铭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在工作之外,他又是一名和蔼的老师。他监督、指导全所人员练习珠算。“珠算不难,用点心,再反复练习就好了。”他传授给同事们的“秘诀”,就两点:一是用心,二是勤练。在他指导下,云阳税务部门多位干部职工均在全国首届珠算竞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打好算盘,是王坤铭那一代地税人的看家本领,几千万的税款就是他们几元、几十元在算盘上计算出来的。即使后来局里配置了计算器,他们对算盘的热爱也丝毫不减。

王坤铭还有一个“宝贝”,是一本有关农业税的历史资料。这本资料记录了1946年以后20年间云阳县农业税征收数据,包括农业户数、农业人口、计征税额、依法减免、实际负担等汇总数据,以及云阳县分片区数据。这本珍贵的历史资料,是王坤铭于1967年在钢板上手工刻写出来的。全卷字迹清晰工整,无任何涂改痕迹。钢板刻字是技术活、细活,横不易平,竖不易直;而且力道也难把握,轻了则模糊,重了则纸破;刻的时间长了,又会臂酸指痛。一张蜡纸,越是刻到最后,越是要谨慎小心如履薄冰,旦有失误,则前功尽弃。

手工刻写练就了王坤明工匠般的细致、严谨,他深有体会地说:“身为税务工作者,需要的正是这种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它引领着税务工作不断向前发展,提质增效。”

马灯和电筒,传承了税务人的责任和担当

展厅一角,摆放着一盏煤油马灯和一只长柄手电筒。这两样物件看上去已颇有些年代了。马灯是深蓝色的,漆面有多处剥落,灯座锈迹斑斑,早已辨不出颜色。灯座上有一个旋钮,用来调节灯芯。玻璃灯罩尚完好无损,只是蒙了一层厚厚的灰,透过灯罩,依稀可见残留的灯花。这盏马灯静静地立在那里,仿佛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虽已是人生暮年,却无法掩盖曾经的荣光。旁边那只银色的手电筒,手柄细长,上面有一个凸起的按钮和红色指示灯。筒身虽不见多少锈迹,上面的螺纹却被磨平,握在手中光滑而冰凉。

这两样老物件,是云阳地税局税收政策与征收管理科科长梁国华的父亲梁尚安送给他的。梁尚安是一位把一身都奉献给税务事业的“老兵”,也是一位严厉的父亲。1983年,当梁国华承继父志,正式成为一名“蓝税兵”时,父亲郑重地把这两样陪伴其多年的“老伙计”送给他。“我对你没有别的要求,只希望你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工作。”父亲很严肃地嘱咐他。从此,这句话便时常萦绕在他脑海。

“父亲给我的,不仅仅是两件照明工具,更有他的期望和嘱托。”梁国华从父亲手中接过这两样东西的时候,感到肩上又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暗自勉励自己,要像父亲一样以“肃肃宵征,夙夜在公”的担当精神,去对待即将到来的税务工作。

这盏马灯和这只手电,如同亲密的伙伴一样,陪伴梁国华度过了税务生活最初的艰难日子。那年冬天特别冷,灰蒙蒙的天空久久难见阳光。梁国华当时的主要工作是征收屠宰税,税票是填开式的,没有存根。他白天征税,晚上还要手抄税票内容以供检查使用。那时由于供电设施不完善,单位和家里都经常停电。为了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他随身携带着父亲送的手电筒,晚上单位停电时,就拿出电筒应急;夜深回家,又用电筒照明。回到家里,他提出煤油马灯,伴着微弱的灯火,继续未完的工作。一个寒冬,便这样走了过来。

就在梁国华参加工作的头一年,《财政》杂志上刊登了他的《税务新兵日记》。父亲送给他的煤油马灯和手电筒就是日记里的主角,它们在黑暗中照亮了他埋头苦干的青春岁月,生动地诠释了他从父辈继承下来的担当精神。他动情地说:“税务工作是父亲交给我的责任,我也会和父亲一样,用毕生的时光来延续与税务的情分。”

一个陶瓦钵,成为一代税务人的“铁饭碗”

在云阳地税局开展老物件征集活动时,该局收入规划核算科副科长李永学捐赠了一件特殊物品——陶瓦饭钵。

这只浅蓝色的饭钵,口大底浅,质地粗糙,而且还有不少瑕疵。饭钵外面用蓝色油性笔写着“云阳地税局”五个大字,颜色已逐渐裉去,从中也可看出这只饭钵经历了多少岁月,成了地地道道的“老物件”。

虽然这只饭钵比起如今细腻美观的陶瓷碗,不啻一只“丑小鸭”,然而,它却见证了地税前辈们走过的艰苦岁月。

1994年,税制改革,国税、地税分家,税务人员面临分流。地税的未来会怎样,无疑成了每个地税工作者心中的疑惑。

1994年9月29日,云阳地税局正式成立,开始了“白手起家”的创业历程。创立之初,地税经费困难,办公和生活条件也都非常艰苦,没有伙食团,只有一口灶生火做饭。因此,局里便给干部职工每人发了一只陶瓦钵蒸饭。每餐定量三两米,大家捧着饭钵,就着咸菜围席而吃。虽然过的是“饭疏食饮水”的生活,喜乐却自在其中。

在今天看来,这样的饭钵自然是“土得掉渣”,而在当时,却成了地税职工的“铁饭碗”,使他们的心定了、稳了。“我们的税收工作很多时候都是在路上,靠双脚走路,到饭点不一定能到食堂正正经经吃上一顿饭,但有了这个饭钵,我们就觉得安心、有归宿感,觉得有力量去克服困难。”感慨之余,李永学说,地税创业之初,物资极度匮乏,在征税路上挨饿是家常便饭,创业之艰可想而知。他说,老一辈地税人正是心怀对地税未来的希望,在艰苦中开拓进取,才开辟了地税路。

如今的云阳地税,有崭新的办公大楼,有信息化的税收征管设备,更有宽敞明亮的职工食堂,老一辈地税人曾经所用的陶瓦饭钵虽早已成为历史,唯作为“文物”供人观瞻,然而,饭钵所蕴含的精神依然传承着,并演绎出了更多的内涵。“当前正值地税‘二次创业’的起点,比较起‘一次创业’的艰苦条件,这次创业的外在环境好得太多,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奋勇向前,好好干呢!”李永学说。

一张党费收据,彰显了地税人的无私奉献

老物件展厅中有一张微黄而特殊的“党费收据”,是已故中共党员甘林在生命最后一段时间捐赠给地税局的一份珍贵礼物。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引发全社会各界强烈关注,纷纷捐款支援汶川重建。中共中央组织部及时组织开展“特殊党费”捐款活动,以表达对灾区的关心和支持。接到通知后,云阳地税全局职工纷纷踊跃捐款。

“聚少能成多,一千元做不了什么,但千千万万个一千元就很多了。”这是甘林捐款时,对募捐的同事说的一句话。此时他已身患绝症,面临每年10多万元的医疗费用支出。正如他所言,聚少成多,聚沙成塔,一笔笔捐款涌向汶川,汶川才能迅速重建。为鼓励甘林无私奉献的精神,中央组织部特为他开具了一份精美的、如证书般大小的“党费收据”,上面写着:“甘林同志自愿一次交纳‘特殊党费’计人民币壹仟元零角零分,用于支援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救灾工作,特致感谢。”

2017年9月,甘林病逝,终年52岁。在与病魔抗争的十几年里,他一如既往地坚守在税收岗位上,始终铭记在党旗下的誓言,全心全意、热情周到地服务每一个纳税人。他的奉献精神,在云阳地税树立了一个标杆,鼓舞了每一个云阳地税人,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他生前的好友、云阳地税局监察室主任陈扬充满敬意地说:“甘林同志甘于吃苦、乐于奉献,不但工作干得出色,而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共产党员的担当精神。”

奉献凝聚力量。正是一个个如甘林一样的地税干部在创业路上无私奉献,勇敢开拓,成就了云阳地税昨日的辉煌。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今天的云阳地税人,正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追寻前辈的足迹,奋力书写新的篇章。

(记者 李旭忠 通讯员 汪良树)

 

Copyright © 2008-2016  云阳网 版权所有  主办:云阳县委宣传部  承办:云阳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