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午节。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龙日等。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
对于端午节的由来,各本其源,有屈原说、伍子胥说、曹娥说、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其中,在民间影响最大、范围最广的看法,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投汩罗江而死的忠臣屈原。
端午,时在五月初五,“端”指的是每个月的前五天,“午”在中国天干地支纪年法中代表五月,从数字上看,“五”是“三”之后的又一个极数,最根本的象征涵义就是“五行”,故五月初五注定就应该是个不平凡的日子。这一天的习俗,则却应该是先民们在长期实践中的结晶。
旧历五月,正值炎热酷暑将临之季,也是流行病、瘟瘴疫病将发之际,用现代医学观念来看,乙型脑炎与脑脊髓炎也是此时发病率最高之季,故古人称为“恶月”,认为“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礼记月令》)又认为此月是五毒并出之月,必须做好家庭环境卫生及个人防疫。这一点值得提倡。而古人过端午的习俗,虽然有些许神秘,只要我们加以剖析,很有科学道理。
艾,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有去湿、散寒、抗过敏等作用,现代药理分析认为,艾对多种霉菌、球菌、杆菌有抑制作用。我们的先民很早就认识到了艾的功能,宋《嘉定赤城志》就有记载:“艾,俗名蓬蒿,土人于重五前一日收其叶以制药。”同样,《嘉定赤城志》也把菖蒲列为《药之属》,虽未点明其功用,但可想而之,宋时先民早有以菖蒲入药。菖蒲,多年水生草本植物,全株芳香,可作香料或驱蚊虫。
如此看来,悬艾叶、挂菖蒲剑的确有“避邪”的作用—现在,我们可以用药物来除“四害”,可在科技落后的社会,人们认识到用艾叶、菖蒲来驱蚊除臭,已不简单了。至于把菖蒲做成剑的样子,悬挂在门上,窗上,无非是要增添一丝神秘色彩。而最具科学特色的还要算喷雄黄酒。
雄黄,一种含量硫和砷的矿石,《本草纲目》载:“雄黄能杀百毒,辟百邪,杀蛊毒……带雄黄酒入山中,即不畏蛇。”有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治疟疾的作用。最典型的民间传说就是《白蛇传》,白素贞在端午节饮了雄黄酒,显出了原型。蛇妖尚且怕雄黄,更甭说一般的蛇了。事实也证明,五毒类最惧怕雄黄。据说捕蛇者上山前均会在手上,腿上等露肉处涂上一种药,虫蛇见了就不敢咬。
责任编辑:
聂代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