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5日
是第43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为进一步提升消费者依法维权能力
不断优化消费环境
营造全社会消费维权协同共治的浓厚氛围
连日来
云阳开展一系列“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活动
宣传活动
3月11日,云阳县举办了“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专题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设立咨询台、宣传展板和资料发放等形式,向公众普及消费维权、电信诈骗防范、食品安全、产品质量及老年人与儿童消费安全知识。针对老年群体,工作人员重点揭示了“养老项目集资”“保健品返利”等诈骗陷阱,强调“不轻信、不转账、不透露”原则,守护群众财产安全。
主题活动
3月15日,云阳滨江购物公园人声鼎沸,“云阳见面·诚信共建”共筑满意消费“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主题宣传活动吸引大量市民参与。
现场设置多个咨询台,围绕消费维权、食品安全、产品质量等话题展开宣传,市民积极互动,学习辨别真伪、防范诈骗等实用知识。企业展台展示诚信经营,同时推广“以旧换新”等惠民政策及“面食带美食”强县政策。
知识竞赛
近日,双江街道与县市场监管局携手举行“党建引领促消费,诚信护航3·15”知识竞赛。
活动前,市场监管局专业人员进行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宣讲,普及维权和识假技巧。随后,24名选手组成8队参赛,竞赛内容涵盖党的思想、消费权益法规、消费陷阱及维权方法,现场气氛热烈。经过激烈角逐,评选出了一、二、三等奖。
普法直通车进社区
近日,云阳县人民法院与县市场监管局创新普法形式,联合开展“普法直通车进社区”活动。
法庭干警和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与社区干部共同演绎的情景剧,生动再现美容院预付式消费陷阱等真实案例,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揭示五大消费套路,并传授“防坑指南”。居民们纷纷表示,这种新颖的普法方式不仅增强了他们的法律意识和维权信心,还让他们学会了如何在消费中保护自己的权益。
这些防坑“锦囊”请收好!
理性消费: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促销信息,如“免费领”“限时折扣”等,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在面对看似诱人的优惠时,不妨多问几个为什么,大额消费前和家人共同研判风险、理性评估其真实性。
留存证据:在消费过程中,务必注意保留相关证据。无论是交易合同、支付记录,还是与商家的聊天记录,都需妥善保存。这些证据在日后可能成为你维权的关键。
多方核实:在消费决策前,多做功课,多方核实信息至关重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查询企业资质信息、查看商品评价等,可以帮助你更全面地了解商品或服务。遇到专业术语或复杂情况时,不妨向亲友求助或拨打消费者热线12315进行咨询。
按需购买:在面对商家的促销活动时,要保持理性思考,不被商家的营销手段所迷惑。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经济能力进行消费,避免冲动购买造成浪费和损失。
依法维权:在遭遇消费纠纷时,消费者应依法维权,可通过与商家协商、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向行政部门举报或向法院提起诉讼等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为弥补消费者在诉讼中诉讼能力较弱、信息不对称等不利地位,我国亦建立了消费者协会支持起诉制度,消费者可向各地消费者协会寻求相关帮助。
记者 谭启云 黄劲 李新春 李妍
直播 | 云阳见面·村游四季”2025年春季乡村旅游启动仪式暨南溪镇“伴城伴乡”文化旅游季活动
2025-03-01 09:00:00
云阳报第202008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