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镇:“三权”同改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云阳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陈学容  2025年01月24日 11:31

在云阳镇,一场关于农村土地、林地和房屋的深刻变革正悄然发生。这个曾经以县城所在地而闻名的小镇,如今通过“三权”改革——土地承包权、林地经营权、房屋所有权的创新实践,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活力的良好态势,为助力“一地三区两城”现代化新云阳建设探索出了一条创新之路。

改土地承包权之“散”:走规模化农业发展之路

云阳镇有耕地3.7万余亩,而人均耕地仅1.37亩,且地形复杂,山大坡陡、土地分散,水利、道路等配套设施严重欠缺,导致亩均农业生产成本较高,耕地撂荒比例一度达到40%。

面对这一困境,近年来,云阳镇党委、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改造,通过小改大、坡改梯等方式,对农田进行宜机化改造,先后改造了7500亩农田。同时,配套建设了机耕道及渠堰等水利设施,极大提高了耕地的耕种价值。

然而,改造后的土地,地形地貌虽然变化较大,但土地权属却成为一个新的问题。于是,各村又根据农户原有面积,在新的地块进行对应确权或者概念性确权。所谓“概念性确权”,即在村民小组成员对新地块分配无法达成一致的前提下,每户只确定面积,不确定具体地块。在引进企业大户进行土地流转开发时,村民按面积享受相关流转资金,待今后达成一致意见再具体确权。

在具体土地流转过程中,云阳镇形成了三种经营模式——“村集体返包+大户转包”“企业转包+农户承包”“村集体返包+企业承包”。这些经营模式给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增加了收益。

该镇三坪村党支部创办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聘请市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专家作技术指导,大力发展“禾口田”商标优质大米。其中,村经济联合社直接返包农户土地300亩作为示范田,带动8家种植大户流转耕地近500亩发展优质水稻。通过统一种子、统一技术、统一收割、统一加工、统一销售,拓宽了村集体和村民的增收渠道,实现土地流转赚租金、经营产业赚现金、农民打工赚薪金。其中,村集体增收1.5万元,农户户均增收1200元。该村4组村民潘胜兵,流转了3亩土地,当年即增收1000余元。

三坪村还引进了一家农业公司,从农户手中流转300余亩土地,利用现代化技术种植红薯,实现从育苗到种植、采收全机械化作业,并在该村布局淀粉加工厂。该村采取“企业转包+农户承包”的模式,通过农业公司免费提供种苗及机械化代种代收、产品统一收购等,带动周围群众发展标准化种植红薯近1000亩,实现了传统农业“三大坨”——土豆、红薯和玉米——与数智化、机械化的有机结合,带动农户户均增收1000余元。中央电视台“三农”频道曾专题报道当地运用这一“神器”采收红薯的做法。

该镇桐盛村,位于郑万高铁沿线,因高铁建设,形成了140亩渣场,地势平整且交通方便。这片渣场涉及38家农户,而这些农户大多在外务工,导致良好的土地资源一度闲置荒废。于是,该村采取“村集体返包+企业承包”的模式,通过集体返包进行土地整治后对外招商,引进一家企业投资500余万元,建成全镇首个集工厂化养鱼与反季节大棚蔬菜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形成了“养殖尾水+滴灌系统+残菜养鱼”的循环农业新模式。该企业销售的银鳕鱼、锦鲤及蔬菜供不应求,园区年产值100余万元;解决了30余人就业,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村集体经济入股50万元,实现年均增收5万元。该村1组村民雷方友,通过在现代农业产业园务工,年均增收3.4万元。他含笑说:“真是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挣这么多钱。”

云阳镇通过这一系列改革,使全镇的撂荒比例由40%降到了20%左右。

改林地经营权之“空”:走多元化林业经济之路

云阳镇幅员面积130平方公里,其中森林面积超过8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长江及汤溪河穿境而过。该镇既是县城重要饮用水源地,更是长江“领袖林”核心区所在地,其生态保护“上游担当”的压力非常大,而林业开发的利用率又较低。

“我们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云阳镇党委书记李森林表示,近年来,该镇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探索林地经营权改革的新路径,在“盘活生态林,发展林旅康养产业;盘活经济林,发展优品柑橘产业”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云阳镇充分利用长江“领袖林”这块“金字招牌”,打造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修建登山健身梯道5公里、风雨廊亭3座,种植彩叶林300亩,斥资300余万元建设农文旅融合新地标——云师荷苑,配套建设彩色步道1公里、五峰楼观景台2处。北京市林业局代表团参观后给予高度评价,表示这是生动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云阳镇党委、政府高位推动、迭代升级,实施森林改造提升工程,启动长江“领袖林”森林公园建设,会同重庆农高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邀请重庆市设计院启动森林公园片区建设规划设计,积极融入云阳县主题公园整体布局,拟新建防火通道、消防池、观景平台,铺设水电,并配套建设相关民宿及林下游乐项目,全力打造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重要辨识度节点。

同时,该镇抢抓洞鹿风电项目主战场的优势,在尖峰寺林区启动尖峰避暑康养基地建设。该基地地处古寺村,与红狮镇、洞鹿乡交界,平均海拔1188米,最高海拔1404米,气候宜人,植被茂盛,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项目拟总投资5亿元,区域规划约388公顷,配套有40栋康养公寓、3个露营基地,以及户外有氧运动步道、登山梯道、滨水度假区环湖栈道、生态停车场等,另有20家餐饮住宿和两个商业观光场所。首期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流转农户林地经营权,引进一家民宿,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业态及户外运动业态,户均增收2000元。

近年来,云阳镇通过长江绿化、脱贫攻坚产业扶贫,先后发展柑橘8000余亩。2020年前,镇财政每年投入近百万元,用于柑橘产业管护发展,其中仅病虫害防治,年均投入就超过30万元。然而,受观念、技术、市场及规模等影响,农户的积极性并不高,果园荒废严重,甚至存在群众一挖了之的情况。

为解决上述问题,该镇引进、培育农业企业和家庭农场30家,流转柑橘果园7000多亩,进行规模化经营。凯盟农业流转土地近500亩,其“韵味老橙”系列柑橘先后获得市名牌农产品认证,并成功创建首批市优质水果出口示范基地,被新华网报道。赫弘农业法人柳井兰流转柑橘1200亩,注册抖音“兰妹妹”账号直播带货,年销售家乡柑橘200万斤,获评商务部2024年直播农村电商优秀案例,她因此成为一“朵”绽放于乡村的“电商之花”。

柳井兰是返乡创业者,据其介绍,去年她直播带货之初,最高峰一天卖了5000多单,销售了5万多斤柑橘,销售额18万元左右。据了解,为帮助更多的人加入到电商行列,她积极开设直播助农教学课,为乡亲们传授电商知识和技能,已培育助农达人100余名,带动500余户村民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

如今,在柳井兰等所在企业和家庭农场的带动下,云阳镇全镇柑橘面积达到1.3万亩,年产柑橘2.4万吨,产值近亿元;群众流转出去的柑橘果园亩均租金超过800元,户均增收1000元;全镇已有市级龙头企业2个,县级龙头企业5个,出口示范基地1个。

改房屋所有权之“闲”:走集成化强村富民之路

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农村集体资产和农户房屋资产闲置现象日益突出。经调查,云阳镇闲置农房达到2500余户,闲置率达65%。针对这一情况,云阳镇积极探索房屋所有权改革的新途径,使房屋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盘活闲置农房和村集体闲置资产,大力发展二、三产业。

在云阳镇蔬菜村,十余幢黄墙灰瓦的建筑临江而建,掩映于绿树丛中,静谧而清幽,置身其中,让人感受到诗意的栖居。这里正是该村有名的“云江忆事”民宿。

2023年,蔬菜村党支部以发展集体民宿产业为抓手,流转闲置农房,对其进行改造,将传统民居院落改造成为集餐饮、住宿、垂钓、观光和采摘等多位一体的网红民宿,并配套建设乡情陈列馆、党建活动室、儿童游乐场所等。通过“合作社+引进企业+农户”的形式,对民宿进行统一经营管理,从租金、分红收入及工资收入等方面增加农民收益。目前,民宿已累计接待1.2万人次,提供就业岗位15个,促进群众增收8万余元。

这是该镇盘活闲置农房的其中一例。另在古寺村,该村党组织打破传统组内宅基地选址模式,引导村民返乡跨组流转建房,招引资本发展民宿经济。村民通过宅基地入股,实现“资本+农民+分红”的合作共赢。

在云阳镇水库村,原有闲置校舍800平方米,村党支部对闲置校舍进行统筹利用,将其中一部分闲置校舍修整后用作村办公室,形成服务大厅、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心理疏导室、科普宣讲室、党员活动室、文明实践活动室等八大功能区域;将另一部分校舍改建为村民室外活动场所,设有篮球场和乒乓球场,以供村民日常运动娱乐;对闲置的教师宿舍,稍加整修,建成农村旅社。同时,将闲置撤并的村办公室出租,引进一家酒厂,使村集体年均增收3万元,实现了阵地建设、便民活动与村集体经济“三赢”的局面。

“云阳镇‘三权’同改的成功实践,离不开党建引领。”该镇党委书记李森林说,镇里结合辖区资源优势,立足镇域实际,组织人员到周边地区学习先进经验,理清发展思路。同时,配强村干部队伍,发挥村干部“领头雁”作用,提升了村级发展水平。此外,凝聚各方力量,发挥“支部战斗堡垒、集体示范带动、农户全面参与”的三大优势,为集体增收、村民致富注入了强劲动力。

李森林表示,云阳镇通过实施土地承包权、经营权、所有权改革,成功推动了规模化农业发展、多元化林业经济和集成化强村富民路的发展。这些改革措施不仅盘活了农村闲置资源,还拓宽了村集体和村民的增收渠道。未来,该镇将持续深化“三权”改革,为助力“一地三区两城”现代化新云阳建设探索出更多新路子。


评论 | 云阳镇“三权”同改: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云阳镇通过“三权”改革的创新实践,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系列改革措施,不仅是对农村闲置资源的有效盘活,更是对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一次大胆创新,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道路。

在土地承包权改革中,该镇通过高标准农田改造和土地流转经营模式的创新,成功解决了土地分散、耕种成本高等问题,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带动了农民增收和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这一实践启示我们,只有敢于打破传统束缚,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农业发展新路径,才能实现农业增效、农村增活力的目标。

林地经营权改革方面,云阳镇充分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林旅康养产业和优品柑橘产业。通过引进、培育农业企业和家庭农场,实现了林业资源的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还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当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这一成功实践再次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关键在于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

在房屋所有权改革中,云阳镇通过盘活闲置农房和村集体闲置资产,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不仅解决了农村房屋闲置的问题,还为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这一改革措施让我们看到,只要敢于创新、勇于尝试,农村闲置资源就能变成推动乡村振兴的宝贵财富。

云阳镇的改革实践启示我们,乡村振兴需要因地制宜、创新思路,只有不断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道路,才能真正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目标。

(记者 李旭忠)

637 176

新春走基层 文化中国年丨十万人欢聚登云梯 登高迎新步步升

零点倒计时、气球雨……一场专属于云阳人的浪漫

云阳:春节灯光秀 点亮长江大桥

看了AI海报,再来看云阳八绝的真面目→

云阳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精彩瞬间

云阳这场“村晚”火力全开,多图带你感受现场→

···今日要闻

···推荐视频

云阳新闻20250131

···今日报纸

云阳报第20250126期

A1:要闻

A2:要闻

A3:要闻

A4:专题

s

···网站专题

···广告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 2008-2025 yunyangwang.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云阳县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渝ICP备15011569号-2
网络举报APP下载 | 电话举报号码:12377 | 国家邮箱举报地址:jubao@china.org.cn | 渝公安网备500235020001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