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峥嵘,山河为证;文脉悠远,与古为新。孕育了五千多年的中华文化深蕴博远,如蜿蜒江河,汩汩滔滔,生生不息。去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文化思想被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了更明确的科学指引,新时代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奋进新征程,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作为民族文化血脉赓续的接班人,我们如何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不断开创新时代文化建设工作新局面呢?习近平总书记在《平“语”近人》中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典故一:从“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文化富矿”中感悟赓续绵延、源远流长的深厚历史。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1963年,从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的樊锦诗来到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这个从小在城市中长大的“娇女”却在见到壁画的第一眼便与敦煌“缘定终生”。25岁忍痛与家人分别埋名西北大漠;30岁和风沙争分夺秒抢夺文物;60岁花甲之年挂帅出征担任敦煌研究院院长;76岁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竣工,敦煌文化从此走出洞窑,走向世界。择一事而终老,心归处是敦煌,耄耋之年的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这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守护、研究、弘扬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这是最大的幸福。”
敦煌文化不仅仅是历史的遗存,更是带给全世界的珍贵财产。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薪火相传,历史文化的根基无比牢靠。身处新时代,我们仍要深挖历史“富矿”,不断浚通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努力筑牢中华民族的文化思想之基。
典故二:从“江山就是人民”的“思想传承”中感悟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为民情怀。
从《尚书·五子之歌》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到房玄龄的“天下之大,黎元为先”;从王阳明的“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到顾炎武的“厚民生,强国势”;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深情告白……中华上下五千年,民本思想源远流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以人为本是中华文化一以贯之的政治理念。
1969年1月,不满16岁的习近平到陕北梁家河村插队。七年时间,他与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1974年1月,为解决村民用火难题,时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的习近平决定着手试验办沼气。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困难重重,村民的院落土壤松软,不适宜挖沼气池,池子在哪里建?村里村外的路蜿蜒狭窄,运送水泥砂石的架子车没法走,材料怎么运?秉持着一定要把沼气办成的信念,习近平一个一个地解决难题,没有石头,就带人在烂泥滩里挖出石头,没有沙子,就去村外挖沙子,一袋一袋往回背。在习近平的执着努力下,梁家河的沼气池终于建成了,全村实现了85%以上的沼气化。多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回到梁家河看望父老乡亲时说:“我从那个时候就说,今后如果有条件有机会,我要从政,要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
典故三:从“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强大自信”中感悟海纳百川、包容万象的广阔胸襟。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时曾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开放包容始终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也是中华文化自信自强的显著标志。
道并行而不相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中华文明始终以开放包容的态度闻名于世,在5000多年不间断的历史传承中兼容并蓄、创新升华。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从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七下西洋到马可·波罗东渡来华,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2022年2月4日,立春日,冬奥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将中华文化的魅力与智慧展现得淋漓尽致,冬去春来,海棠花开,中华文化正在以更加自信、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
仰望历史星空,文明之光灿若星河。新时代,我们立足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文明特质,坚持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之“用”,开拓进取,守正创新。一世纪风雨兼程,九万里风鹏正举,让我们以更加豪迈的文化自信汲取继往开来的澎湃力量,以更加坚定的文化自觉激荡波澜壮阔的万千气象,在加快建设山区库区强县富民现代化示范县的道路上,锚定2027年创成全国文明城市总目标,唯实争先,唯旗是夺,持续擦亮“理响云阳”金字招牌,大力涵养“三国文化”“移民文化”“红色文化”之“根”,加快建设“万达开云”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副枢纽,不断为新时代文化强县建设注入强劲动能!(徐欢)
云阳报第202008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