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中国是世界历史上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也是唯一一个文明没有断代过的国家。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随着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正逐渐湮灭,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开始走向没落。迈向新征程,人们呼唤优秀传统文化,呼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世代相传、口传心授的活态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传承的文化基因,凝聚着民族的集体智慧和情感精神。
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就是要坚持党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紧紧围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有灵魂、有品质、有品位的精神产品,体现精神价值、审美引领和以文化人,切实满足人民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加强中外人文交流,推进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提高文化软实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在民间,只有在民间这块富饶的土地中,才能孕育出属于民族、属于世界的宝贵财富。
非遗传承:让人肃然起敬的坚守
每一项非遗传承的背后,都镌刻着非遗传承人恒久的信念和让人肃然起敬的坚守。
“瀑水含秋气,垂藤引夏凉。”外郎藤编传统手工技艺第四代传人凌建云,14岁辍学回家跟随父亲学习藤编技艺,在父亲的言传身教和自己的刻苦钻研下,很快便熟练掌握了藤编的制作工艺和技巧。后来回想起,他说:当初其实也有动摇过,传统的手工编织费时费力,时间成本高,产量也不大。但是他总想起父亲说过,藤制品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好东西,冬季可保温,夏季可纳凉,在潮湿闷热的环境中,坐上去凉爽透气,解暑排汗,别看现在销路不好,这都是暂时的,好东西永远不会过时!因为这句话,更因舍不得丢开这项世代传下来的好工艺,他一直咬牙坚持,始终谨记“一定要把藤编技艺搞起来、传承下去”的深情嘱托。
与时俱进:为非遗注入新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外郎凌氏家族的藤编技艺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2019年被列入“重庆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性代表项目”。外郎藤编是以广藤为基本编织材料,运用多种编织技法进行的藤竹结构或纯藤结构的器物编织,藤编工艺复杂,每一件艺术品的呈现都要经过打藤、煮藤、刨藤(去皮)、削藤(去掉节疤)、晒藤、编织、上漆等十几道工序。作为第四代传人,凌建云没有固步自封,他将传统的编织技艺与现代工艺结合,不断创新,除沿袭传统的藤沙发、藤书架、藤鞋架外,还创新编织果盘、藤箱、摇篮等产品,他十分有底气地说“你看到的我都能编”。
薪火相传:非遗传承后继有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家传手艺,就意味着责任,即便没有国家的非遗政策,我也要把它传承发展下去,何况现在国家有了这么好的政策,我更要传承好。”他时常说,“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丢不得。藤编手艺是祖辈们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希望自己的后代也不要丢弃这门手艺,要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2023年10月,他带着自己的女儿参加了第八届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喜获编艺“最佳新星奖”。
“藤编作为一项非遗项目,靠我自己一个人或者我们一个家族是很难发扬光大的,我要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个手艺,带动更多的人学藤编,靠藤编也过上好日子。”他毫无保留地向当地村民免费传授藤编技艺,积极组织手工技艺培训班、参加“非遗进社区”“非遗进校园”等活动。在他的带动下,60余户家庭靠藤编创收,过上了好日子,让“非遗”飞入了寻常百姓家,外郎藤编这张“非遗名片”后继有人。
在平凡中孕育伟大,在岁月里坚守初心,在逆境中的破茧成蝶,让非遗“活起来”并代代相传,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和使命。我们无法还原滋生非遗项目的土壤,但我们可以营造非遗传承的一方沃土。
新时代新征程,非遗被赋予了新内涵。非遗传承,要有“望尽天涯路”的追求,也要耐得住“独上高楼”的寂寞,最终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新时代呼唤新使命,新征程需要新担当。青年一代的我们,肩负时代使命,更应在非遗传承中争当“领头羊”、勇当“排头兵”,做新时代非遗“新传人”,激发非遗新活力。唯有如此,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非遗才能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非遗传承,你我同行!让我们一起为非遗助力,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添彩!(刘鑫月)
云阳报第202008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