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纬30度,这个魔力无穷的数字仿佛尽得大自然的灵气,它所穿行而过的地域,尽是人类文明荟萃和文史胜迹聚集之地。不仅如此,北纬30度这一黄金纬度线上聚集了无数美丽富饶的城市,纬度与海洋、江河、陆地的完美结合,造就了这条纬线宜人的气候和独特的自然景观,也留下了神奇的未解之谜,美国加州“死亡谷”、加利福尼亚州圣塔柯斯“反重力森林”、古玛雅文明遗址、百慕大魔鬼三角区、吉萨金字塔群、狮身人面像、巴比伦的“空中花园”、珠穆朗玛峰、四川瓦屋山迷魂凼······
云阳县也正好位于北纬30度上,有着2300年的建县史,因“四时多云 山水之阳”而得名。2.5亿年前,古老神秘的龙缸在这里镌刻;1.5亿年前,世界级侏罗纪恐龙在这里深藏;1700年前,“巴蜀胜景、文藻胜地”张飞庙在这里传承,如今,三峡梯城在这里崛起。北纬30度的神秘加持,不仅让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生态优良、风景秀美,也留下了许多神奇的世界未解之谜。
恐龙化石长城
2015年1月,云阳县清水土家族乡钢厂村村民周政在普安乡老君村发现的骨头状石头。闻讯而来的专家经过鉴定和现场踏勘,认为当地可能隐藏着一个侏罗纪时期的巨大恐龙化石群。
通过抢救性发掘,沙溪庙组核心区形成长150米、高6-10米的原址“恐龙化石墙”,墙体面积达1320平方米,墙面化石已“现身”近5000块,为目前世界上“单体最大的侏罗纪恐龙化石墙”。据探测,墙下仍有大量恐龙化石,已探明的埋藏深度超过20米。新田沟组地层中,化石连续出露范围广泛,生物组合类型丰富。目前整个恐龙化石群,化石露头走向上延伸长度达18.2公里,横跨龙角、普安、新津、故陵四个乡镇,被誉为“世界恐龙化石长城”。已发现的化石类型有蜥脚型类、兽脚类、新鸟臀类、鸟脚类和剑龙类恐龙,此外还有蛇颈龙类、鳄类、龟类、三列齿兽类、鱼类、迷齿两栖类等伴生脊椎动物化石和双壳类为代表的无脊椎动物化石。
云阳恐龙化石群具有时代跨度大、分布范围广、化石种类丰富等特点,目前已先后研究命名磨刀溪三峡龙、普安云阳龙、普贤峨眉龙、元始巴山龙4个恐龙新属种。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周忠和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鉴定认为:云阳恐龙化石群具有非常高的科学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是我国乃至世界恐龙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发现,为我国又一个新的恐龙动物群——“云阳恐龙动物群”,具有填补早侏罗世晚期至中侏罗世早期的恐龙演化序列空白的潜力。
而让众多国内外专家不解的是,目前全世界大多数地方众多恐龙化石发掘地都是单一地点、单一时代的单一骨架或零散的化石,没有成群的、多种类的恐龙化石集体埋藏在一个地点。而重庆云阳普安恐龙化石群目前发掘暴露出来的化石已接近1万块,包括基干蜥脚型类、蜥脚类、兽脚类、鸟脚类、剑龙类,以及以蛇颈龙类、龟类等水生爬行类动物化石和双壳类为代表的无脊椎动物化石。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恐龙化石密集埋藏在一起?中科院研究员徐星猜测认为,1.8亿至1.6亿年前,云阳地区为古湖泊(古巴蜀湖)边沿,生活在湖边的成群的不同种类的恐龙,在一次或多次突发灾害事件中大量死亡,随水漂流的大量恐龙骨骼在河流江入湖泊三角洲地带流速放缓时沉淀下来形成了化石。因此重庆云阳普安恐龙化石遗址属于“异地集群埋藏”,是众多死于不同地方的恐龙的尸体,被泥石流、洪水等“搬运”到了同一个区域。
(恐龙国家地质公园效果图)
至于为何会有如此众多的不同年代、不同属种、不同个体的恐龙化石在这里密集埋藏,还要等待相关专家进行进一步研发发掘,揭开普安恐龙化石群的神秘面纱。
石笋河水怪
2014年,云阳龙缸景区正在火热开发之中,不少市民游客都在石笋河水域发现神秘身影。重庆市文联原副主席、市摄影家协会原主席冯建新,云阳县民宗旅游局原局长黄新民,云阳县广播电视台记者刘太兴都曾多次近距离观看或者拍摄到“水怪”在河中游动的照片和视频。
石笋河景区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当地深潭和地下暗河多。在清水土家族乡,流传石笋河景区原有两个深潭,分别叫大鱼泉和小鱼泉,有大鱼存在。水位还没有上升以前,小鱼泉下面的山是空的,里面有很大的像水库一样的空间,可能在水位上升后,下面的压力过大,就出现了所谓的大型水生物。
为了探明“水怪”,2014年10月,重庆电视台《重庆发现》栏目组曾多次在石笋河蹲点,甚至利用鸡鸭试图引出“水怪”,但是每当游船靠近“水怪”就会消失不见。
关于石笋和“水怪”究竟是什么?人们众说纷纭,当地村民猜测的石笋河两岸人迹罕至处出现的巨蟒?养殖专家则认为是群出觅食的鱼泉?不少钓鱼爱好者则认为是清水湖蓄水后水底的大鱼。云阳县民宗旅游局原局长黄新民曾多次见过河里出现大鱼,2014年7月13日上午10点多钟,他们就站在离河约200米处的一处悬崖用20倍望远镜观察,突然河水一阵翻动后,出现了一条黑黝黝的大鱼,还有上百条小鱼跟随其后。当大鱼游到河中漂浮的一根竹竿附近时,黄新民发现,这条鱼比竹竿还长出一截。不久这群鱼潜入深水消失。
为了分析这条鱼的重量及大小,他们下到河中把竹竿捞起来测量,大约2.5米长。黄新民预测,这条鱼体长可能超过3米,重量在150公斤左右。身边跟随的小鱼起码也有数十斤重。这些鱼很可能就是人们常见的鳙鱼。黄新民说,在发现大鱼的一个多月前,一位云阳县城的居民曾到石笋河钓到一条100多斤的鲤鱼。
到底石笋河“水怪”是什么物种,至今仍然是个迷?
磐石城考古
磐石城又名大石城、磨盘寨,位于今重庆市云阳县双江街道,县城至高处,形如巨大磨盘,故名。《华阳国志》中所谓朐忍有大小石城即指此。始扩建于宋,完备于明清两代,为兵家用武之地。清乾隆《云阳县志》云:“盘石城者,夔门之砥柱,东川之保障也”。磐石城占地约5万平方米,是宋末元初著名的抗元城寨。四周仍保留宋代城墙500米。
2017年4月至8月,市文化遗传研究院工作人员开始对磐石城遗址遗迹分布密集区的各类代表性遗存进行发掘。考古人员在磐石城发现了新石器时期的磨制石器和打制石器,器型有斧、砍砸器等,商周遗存出土有瓷器、陶器、石器。汉至六朝遗存中出土的有少量瓷器残片;同时在遗址发现了大量唐宋元明清时代青铜、陶瓷等物品。
参与项目验收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研究员刘豫川认为地层划分准确,遗迹间层位关系清楚,遗迹现象把握准确,发掘清理到位。而他对磐石城遗址发现新石器时代至近代遗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据悉,新石器时代人类早期文明一般在长江沿岸平原地区发现,而这次在磐石城这种高山地区发现人类早期文明遗迹对于研究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生存有着非常高的研究价值,对研究人类早期活动提供了科学的考古资料和依据,丰富了遗址的文化内涵。
刘豫川认为,远古人类大多沿河而居,磐石城遗址则是位于山顶,距离长江尚有400米左右的海拔落差,路途距离更是有近10公里之遥,当时远古人类为何选择在山顶生活至今仍是考古界的一大未解之谜。
云阳报第202008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