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金秋收获时节,双土镇坪东村的稻谷熟了,空气里弥漫着稻谷香。
“又是一年丰收季!”灿烂阳光下,70后李军看着金黄的稻穗压弯了腰,开心得像个孩子,“坪东产贡米,品牌响当当,口碑传四方。”
脸上晒得黝黑,裤腿沾满泥水,干起活来像风一样……和“农”打交道10余年的李军,回乡创业路虽历经风雨,但初心始终不变:“种粮食、做加工、创品牌是我这辈子最喜欢干的事,只要坚持下去,带领更多乡亲致富的梦想终会实现!”
回乡逐梦:要让稻谷变成“金子”
李军是土生土长的双土镇人,以前在广东东莞做粮油贸易,事业发展顺风顺水。
“当时我才30多岁,但不愿意年轻时就吃老本。”2009年,考虑到父母年事已高,加之子女要上学,小有积蓄的李军决定放下生意,回乡发展。
“山是那座山,田是那块田,老家与沿海真是两个样!”回到坪东后,李军发现村里不少年轻人外出,一些好田好地都长满杂草,乡亲们一年忙到头,也挣不了几个钱,日子过得并不舒坦。
回乡干啥好?看到老家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看着乡亲们守着贫穷过日子的辛苦,见过世面的李军陷入沉思,心里很不是滋味。
“在云阳,‘鸡鸣坪天、陈蒲二山’的传说故事讲的就是坪东和鸡鸣米质好。”李军深思熟虑后认为,稻米加工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可通过做加工和销售,延长产业链,让产品变成商品,实现“一粒谷”变成“一颗金”。
遭遇失败:创业风险接二连三
报项目、选场地、买材料……2009年6月,李军投入400多万元,在双土集镇建起了第一家可年加工稻谷200万吨的加工厂。
上门收购、生产加工、新米鲜销……当年10月,稻谷丰收,加工厂白天黑夜“连轴转”,看着金灿灿的稻谷变成白花花的大米走俏各地,初尝甜头的李军信心大增,心里乐开了花:“搞农业,并不难!”
这样的看法注定会栽跟头。可不,接二连三的失败教训就给他上了一堂堂生动的“创业课”。
“回到家里,一身疲惫,话也不说,整夜整夜睡不着,把电视开起也不看,常常望着天花板发呆。”说起这些年丈夫创业走过的弯路和遇到的困难,妻子叶远杰的心里五味杂陈。
原来,回乡创业第一年,李军就遇到了加工厂“吃不饱”的困境。“没有粮食来源,无法生产加工;订单满足不了客商,丢失了信誉,还要赔损失;几百万元的设备闲置没有用武之地,等于就是一堆废铁。”李军说。
怎么办?“传统种植散乱小,入不敷出,卖粮人必然越来越少。”李军发现了问题根源所在。于是,从第二年起,他便尝试着流转土地,走山区农业机械化规模种植之路,在坪东打造50多公顷基地,带动农户一起种,稳定加工来源。
“万万没想到的是,又遇到天干,3.4公顷水稻绝收了;到了收割时,机器下不了田。”接下来的两三年,由于设施局限和自然风险,着实让李军真正尝到了“巴掌田”里追梦之艰。
愿景可期:做品牌农业有“钱”途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年又一年的砸钱,李军焦灼得直喊“遭不住”。投资山区农业,到底该怎样种地,才能真有“钱”途?
“我们尝试着‘小改大’,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把‘鸡窝田’变成‘铁牛’能下田的‘小平原’,降低成本,应对风险。”后来,李军参加了县里农技培训,学到了知识,开阔了眼界,获得了农业职业经理人资格。经综合改造的坪东村20公顷土地,成为云阳最先探索山区农业宜机化改造的“实验田”。
“我们把稻谷加工成大米,做成品牌产品,一公斤大米最高卖到20元,效益提升好几倍。”李军说,他又对加工厂进行升级改造,采取传统加工模式,保证生态种植的大米“原滋原味”,“贡米”品牌在全国粮油交易大会上备受青睐。
“做现代高效农业,降低了成本,减少了劳动强度,怎么会没有人来种田?”李军掰起指头算起了一笔经济账,“就水稻亩产而言,传统和现代种植相比,亩产量没多大变化,大概都在400公斤左右,但其经济效益就大不一样了。同样一亩地,过去“老把式”种植,种谷成本1300元以上,收入1200元,倒亏100元;现在机械化作业,成本最多900元,同样收入1200元,却能盈利300元。”
创业十几年,李军不论遇到多少困难,始终不忘带领乡亲致富。“他和种植大户一起流转土地200多公顷,帮助当地150人实现家门口就业,一年支付村民务工工资、土地流转、分红等费用400多万元。”村里人说起李军,竖起大拇指。
山上种果,田里种稻,塘库养鱼,吃农家饭,住“蘑菇屋”,享受山野之趣……如今,“不安分”的李军又有“新动作”,他依托当地资源和特色产业,在营鹤村和坪东村流转20公顷土地,尝试走农旅融合之路,发展乡村旅游。
“双土有映山红,坪天有金大米,国家正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画卷就在眼前!”今年,李军获得了全县“十佳农民”荣誉,谈及未来打算时,他的思路更清、信心更足、脚步更坚。
(记者 吴忧 李歆宇)
云阳报第202008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