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11)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重庆市脱贫攻坚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云阳专场,中共云阳县委书记张学锋,中共云阳县委副书记、云阳县人民政府县长覃昌德,重庆市政协副秘书长吉强,云阳县龙角镇泉水村第一书记刘江龙回答了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会现场 罗嘉 摄
中华工商时报:云阳县在产业扶贫中,打造了“天生云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请问云阳是如何发挥品牌效应,带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呢?
覃昌德回答记者提问 罗嘉 摄
覃昌德:“天生云阳”是以云阳这个地名做的区域公用品牌,是重庆首家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在调研脱贫攻坚中,我们发现了很多好产品,每个合作社、每个村都在做自己的产品推销,但这个成本很高。由此县委县政府决定组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注册了“天生云阳”区域公用品牌。
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①要把产品做好。
具体来看
↓↓↓
②要把宣传做好。组织“天生云阳”区域公用品牌以及下面的子品牌,参加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各类产品的展览会,每次在各类产品展览会上“天生云阳”的产品都会获得金奖、银奖。在全国各地组建了“天生云阳”的实体店,目前有几百来家,计划未来3年左右能在全国达到1500家左右。组建“天生云阳”全国行品牌活动,每年都选择各个地方、各个产品的成熟季节,会组建不同的宣传。
③要把保障做好。全年政府为“天生云阳”购买的产品保险险值超过2亿元,对知识产权、对产品的打假不遗余力,一旦发现有假冒伪劣,有冒充“天生云阳”产品要进行打击。目前,“天生云阳”这个品牌,每年大概销售额已超20亿元,累计销售农特产品有50亿元。其中,有30%是来自贫困村的产品,贫困产品有1/3是贫困户的贫困产品,“天生云阳”品牌成立3年左右,为贫困家庭直接销售农产品接近5亿元。
华龙网:请问市政协办公厅扶贫集团在助推云阳脱贫攻坚方面采取了哪些有力举措、成效如何?
吉强回答记者提问 罗嘉 摄
吉强:脱贫攻坚以来,市政协办公厅扶贫集团实施帮扶项目183个,助推重点项目31个,落实帮扶资金10.67亿元。
取得这些成效,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是领导高度重视,形成工作合力。其次,立足云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补上基础设施短板。帮助协调江龙高速、普安恐龙地质公园、侏罗纪恐龙公园专项旅游公路、磨刀溪生态调节坝等涉及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比如,为解决产业发展难题,市政协办公厅大力支持泥溪镇建成“三大产业基地”(青杠黑木耳、香菇等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基地、脆桃等为主的水果产业基地、核桃等为主的中药材、干果产业基地),使得泥溪镇产业从无到有。
此外,认真贯彻市委脱贫攻坚工作部署,落实好市政协党组印发的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措施,组织开展“访深贫、促整改、督攻坚”活动,扎实开展蹲点“促改督战”专项行动,推动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落地落实。
城乡统筹发展网:请问刘江龙书记,请你谈谈驻村以来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感觉最难的事是什么?
刘江龙回答记者提问 罗嘉 摄
刘江龙:泉水村距离云阳县城54公里,幅员面积5.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50亩,为典型喀斯特地貌,土地贫瘠,地势起伏。全村有贫困户45户184人。
感触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我们村二组有一个贫困户叫余中堂,一家四口人,他和他儿子原来都患有白内障,两个孙女在上学,全家仅靠低保维持生活。我们多次劝说老人和他儿子去做手术,但是这个人比较倔,老人不去,他儿子也不去,多次劝说都没有用。最后没有办法,我们只能开着车把他们一家四口人“骗”到医院里面,然后让他的孙女哭着劝,最后免费做了手术。一个多星期后,两个人的眼睛基本上恢复正常,两个月后,他的儿子余良军外出打工,家庭的经济条件明显改善。一次在我们开院坝会讨论低保问题时,他主动提出说“你们还是把低保留给更有需要的人”。这让我非常感动。
感觉最难的事情当属产业发展,我们村在新一轮脱贫攻坚以前,没有一个主导产业,发展产业首先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产业难确定。经过不断的网上咨询,多次请农业专家到现场调研,多次征询群众意见,最后才确定了发展方向。
其次是群众根深蒂固的思想问题难解决。我们村是典型的空心村、空壳村,留守的老人比较多,老人守着传统种植玉米、土豆、红薯不放,从感情上他是很支持发展产业,但又不敢把地拿出来发展。
最后是把产业做大做强更是难上难。村里条件差、底子薄,企业比较难引进。2018年引进了县里发展中药材的龙头企业,正当憧憬产业美好未来时,2019年突然连续干旱,种苗新芽大面积受损,我们紧急发动干部群众抗旱救苗。这里让我特别感动的是,很多群众放下家中农活,参与到抢苗中。看着现在枝繁叶茂的中药材,心中真是说不出的幸福。
这几年来,群众有矛盾我们及时调节,他们生产生活有困难及时去解决,群众对我们也越来越亲切,干群的关系越来越融洽,所以干事也越来越有劲,泉水村的变化也越来越大。建成上环中药材450亩、中环红心蜜柚1400亩、下环柑橘300亩的“三环特色产业带”,全村土地利用率超过90%。2019年产业带动本村群众园区务工收入80余万元,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1000余元。泉水村现在的状况,用40个字概括就是:公路通到组、家家便民路、饮用水入户、户户安全屋、医疗有保障、学生有书读、产业大发展、生活更舒服。
重庆交通广播:云阳县在健康扶贫方面,探索创新推出居家康复新模式,并且在全国推广。这一政策是针对哪些对象、如何实施的、成效如何?
覃昌德:在脱贫攻坚的初期,我们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发现一类特殊群体,在13万贫困人当中有3.8万户,3.8万户里面因病致贫占了40%,这其中有20%-30%的人只是需要吃药,但不能住院。按照现行的医保政策不能报销医疗费。
针对这个问题,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居家康复”,就是针对家庭特别贫困、在家需要长期吃药这两个条件,从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分为ABCDE五大类,每个月定期根据生病情况,由乡镇卫生院的医生定期送药。
另外,这个政策还解放了贫困家庭生产力。因为一个人长期吃药,每个月要去检查、拿药,这时每个家庭的陪护人员不能下地干活。由此,我们有了家庭医生,一个乡镇卫生院一个医生、村卫生室一个医生,再加上一个陪护人员,原来一个人干的事,现在有了三个人干,这样家里陪护的负担也会减轻。
重庆日报:云阳是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促脱贫的?
张学锋:基层党组织处于脱贫攻坚的最前沿,既是党在贫困地区领导脱贫攻坚的旗帜和堡垒,又是党与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联系沟通的桥梁和纽带。近年来,我们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以党建引领脱贫、以脱贫检验党建,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凝聚脱贫合力,跑出攻坚加速度。
①充实骨干力量强堡垒。从2018年开始,我们就启动实施“头雁工程”,选拔致富能人进入村“两委”班子,建强基层“领头雁”队伍,确保带头人个个过硬。同时,把脱贫攻坚一线作为培养干部的“磨刀石”和主战场,把最强最优最有潜力的干部放到最贫困的地方,先后优选188名年富力强党员干部充实贫困乡镇班子,使党员干部成为脱贫攻坚的“主力军”。
②强化支部引领促增收。我们注重发挥村级党组织的“火车头”作用,带领村民发展致富。比如,后叶镇吉庆村党支部创新“党小组+”模式将党组织延伸到产业链上,共设养殖产业党小组、中药材产业党小组、干果产业党小组等3个党小组,每个党小组都有3—6名党员,各党小组把党员致富带头人、种植大户和贫困群众组织起来、抱团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党组织建设与产业发展融合互促的新路子。2019年底,吉庆村集体经济收入达75万元,昔日产业薄弱村今朝变全县“网红村”。
③激励党员带头当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