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个榜单值得关注。
日前,《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报告2020》最新发布,“2020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榜单同时出炉,重庆云阳、奉节、巫山、丰都、酉阳5个县榜上有名。
▲长江三峡巫山段风景秀美。王忠虎 摄/视觉重庆
重庆“两群”区位优势独特、资源禀赋良好,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在推进“一区两群”协调发展中,如何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加快发展生态文旅和大健康产业,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切实把生态人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是一个大课题。
实力上榜
《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报告2020》是第二届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成果,研究对象包括一千多个县,旅游发展潜力指标体系包含旅游资源潜力、旅游市场潜力、旅游开发效益、社会经济支撑条件4个方面,共20个指标,旅游发展潜力评价是一个对城市旅游业系统的分析和总结。由此,想要上榜,一要有过硬的实力,二要有发展的潜力。
比如云阳,坐拥“天下龙缸”“三峡梯城”“千年张飞庙”和普安恐龙化石群等著名景点,2019年1至11月,全县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354.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9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8%和27.1%。同时,云阳将“大旅游”纳入全县五大重点工作之一,构建“1+N”旅游发展规划体系,出台“1+16”全域旅游配套方案,加快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2019年稳稳跻身“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市”榜单。
再比如奉节,地处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核心区,着力唱响“三峡之巅,诗·橙奉节”核心品牌,境内拥有雄甲天下的夔门、名冠九州的瞿塘峡、驰名中外的白帝城、世界奇观天坑地缝等景区。2017年至2019年,接待游客从1250.03万人次增长到2248.76万人次,旅游收入从58.58亿元增长到100.55亿元,每年旅游接待人次和收入增长率均超20%。奉节把旅游作为推动全县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决定》,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等,撬动社会资本5.2亿元,新增旅游市场主体80余家……
而巫山,位于三峡之腹心、重庆东大门,“神女恋城·红叶巫山”品牌驰名中外,小三峡、神女峰、当阳大峡谷、巫山博物馆等在这里汇聚。近年来巫山现已形成1个5A景区、3个4A景区、1个3A级景区等一批精品景区集群,2019年接待海内外游客1902.8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3.22亿元。
▲丰都县暨龙镇乌阳坝村举办的油菜花节上,当地村民玩龙舞狮欢迎游客到来。陈勇 摄/视觉重庆
再看丰都,构建起以鬼城名山、南天湖、九重天、雪玉洞等四个国家4A景区为主导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每年的庙会、万人牛肉宴、非遗展演等活动吸引海内外150万以上游客。目前,重庆主城到丰都乘坐高铁仅需一个小时,伴随着渝宜高铁进入招标程序,丰都将迎“三高”时代。同时,丰都还正在加快推进垫丰武高速、通用机场、丰都游轮港—仙女山机场快速通道建设。
事实上,榜上有名的云阳、奉节、巫山、丰都等只是重庆县域旅游发展的一个缩影。以提供优质旅游产品为中心,以融合发展为主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让绿水青山变出更多的金山银山,县域旅游正蓬勃发展。
优势突出
文旅产业已经成为重庆市支柱产业之一,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对全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进一步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举足轻重。此外,在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的实践中,旅游业正进一步推动城乡融合、产城景融合、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人们更向往。
2019年重庆接待境内外游客6.57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7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32%,游客量位列全国前茅,入选“2019年中国十强旅游城市”第二名,旅游业正在不断提档升级中高歌猛进。
当前,重庆正进一步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挖掘文化内涵,丰富旅游业态,培育旅游品牌,优化旅游环境,做到以旅彰文、以文促旅。而全域旅游作为文旅融合的重要分支,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新方向。重庆把发展全域旅游作为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推进优质旅游发展的总抓手。2017年底,重庆出台了《关于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的意见》;2018年5月,重庆召开了全市旅游发展大会,构建了“1+16”旅游发展政策体系,设立5亿元全域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全市38个区县均成立了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2019年、2020年,重庆连续推出“双晒”活动,各区县不遗余力将好景好物推到大众面前。
在“一区两群”的协调发展中,“两群”发展旅游潜力巨大。
▲酉阳叠石花谷。图源酉阳在线
具体来说,有这几大优势:
其一,背靠重庆主城都市区,市场空间巨大。现代都市作为人流集聚的中心、人类旅游活动上演最集中的舞台,不仅自身构成了世界范围最主要的旅游活动目的地,同时也是最主体的旅游客源地与最重要的旅游集散地。重庆主城都市区不仅具有现代中国最摩登的未来城市景观,还拥有独特壮观的山环水绕、江峡共生山水美景,是其他城市所无法比拟,引得游客趋之若鹜、纷至沓来。
依托都市旅游突出的客流节点经营性与辐射空间开放性特征,重庆如此庞大的旅游群体也必定将向区县分流,带动县域旅游的发展。特别是,重庆正着力提高互联互通水平,强化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建设、运营,打通内部循环,优化出行方式,大力推进高铁、高速公路、城际铁路等连接通道建设,加快建设“一日生活圈”“1小时通勤圈”,加速推进中心城区与各区县串点成网,进一步带动重庆全域旅游的发展。
其二,渝东北依托江峡、山地特色,自然资源禀赋。渝东北地处秦巴山区和三峡库区腹心地带,要继续以“生态+”的理念谋划发展、“+生态”的思路发展产业,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有机统一。和都市游打卡穿楼而过的李子坝轻轨、空中城市交通——长江索道、亚洲第二长坡地大扶梯等“网红景点”不一样,渝东北旅游拥有更加无与伦比的自然资源,江峡、山地特色凸显,这也是重庆县域旅游最大拓展空间所在。
比如,奉节、巫山、丰都、巫溪等县坐拥长江三峡最雄奇险峻的瞿塘峡和最幽深秀丽的巫峡,县域旅游应当聚焦 “壮美长江·诗画三峡”意象,打好“三峡牌”,用好最富魅力、最核心的自然资源。同时,现代山地自然及气候资源也应当引起重视,可以在高铁沿线布局一批高山避暑、生态运动、休闲养老等中高端生态康养基地项目,进一步延长县域旅游的产业链,拓宽县域旅游的价值空间。
其三,渝东南人文内涵深厚,文旅品牌可塑性极强。重庆是唯一有本土民族文化传承的直辖市,这对于重庆县域旅游多样化、差异性发展非常有利。文旅融合特色优势鲜明、发展潜力大,用好生态和人文两个宝贝,就能做大做强山地旅游,塑造无可替代的文旅品牌。
比如,酉阳叠石花谷景区,通过文化创意,精心设计,对5亿年前的寒武纪叠层石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用石头垒出图腾柱、篝火台等33处叠石文化景观,用泥土、石头、水和其他自然资源雕刻自然构建起2000亩乡村艺术园,让昔日贫瘠的山村成了旅游热点……此外,民族山乡风情浓郁的秀山花灯、石柱“啰儿调”和彭水“娇阿依”,成为渝东南地区在全国乃至海内外独具魅力的三大民族文化品牌,土家啰儿调《太阳出来喜洋洋》被评为“世界经典民歌”,秀山花灯《黄杨扁担》被载入《世界曲集》,这些都是可以进一步开发的文旅品牌,将为县域旅游提供更加多彩的文化旅游体验载体。
▲云阳龙缸景区云海。图源上游新闻
突破路径
从5个县上榜可以看出,“两群”不少地方有了发展旅游的潜力,但要转化成为旅游成果还需要在“提质增效”和创新性上下更大功夫,让人们感受到重庆山水之美、巴渝文化之韵、地方风物之怡,使之成为真正的富民工程。
市政府旅游发展高级顾问、重庆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罗兹柏建议,县域旅游还可从以下三方面继续发力。
第一,要进一步对接时代需求,激活旅游体验。现代旅游除了强调观光休闲,更注重参与和体验的乐趣,也就是旅游需求更强调旅游者对丰富、深刻和强烈体验的追求。尤其针对年轻人市场,户外活动性、运动性、探奇探险性、浪漫时尚性项目的开发广受欢迎。
比如云阳通过打造“云端廊桥”“玻璃栈道”的高空体验项目,让游客感受刺激、挑战自我,获得精神上的成就和心理上的超越;酉阳桃花源,准确把握现代人寄情山水、回归田园的精神寄托,让人们通过旅游获得审美上、心灵上的享受;而巫山红叶品牌的打造,也与“神女之恋”等爱情元素结合起来,突出浪漫的主题,极具代入感和共鸣性,满足现代人表达情感的需求。
第二,要实现更加精准的定位,聚焦拳头产品。伴随旅游业的转型升级,谁能获得游客的选择、赢得游客信赖,就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由此,各区县要打造一批具有标志性、引领性、带动性的旅游品牌,用自己的拳头产品去吸引眼球、占领市场。
比如在营销推广方面,酉阳坚持以“桃花源”为主打,“世界上有两个桃花源,一个在您心中,一个在重庆酉阳”的广告语使用多年,早已深入人心,在旅游市场广受欢迎和认可。
▲5月1日,奉节三峡之巅景区正式开园,吸引市民前来游玩。王传贵 摄/视觉重庆
第三,寻求创新突破,重塑文旅形象。各区县可以对本地文旅资源和产品进行主题提炼,比如有些区县康养做得好,有些区县文脉传承得好,在特定主题之下按照一定的逻辑和序列推介产品,形成本地的“拳头产品”,在市场上找到真正的卖点和突破点。如何突破陈旧固化的文旅形象,让旅游资源凸显时代特色、换发新活力成为当下实现创新、寻求突破的一项必答题。
比如“三峡诗歌文化”的旅游开发,就不应局限于碑林式的展陈、诵读性的表演,而更应着眼于对三峡“诗化”的自然、“诗化”的生活、“诗化”的历史审美体验演绎,奉节目前打造的“三峡之巅”景区就是比较成功的例子。
大美重庆,美不胜收,美不尽言。想要把重庆旅游搞得红红火火,县域旅游发展举足轻重。各区县要继续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在旅游产业做出亮点,做强特色,做深内涵。可以预见,重庆文旅发展未来可期,好戏还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