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联51年的‘麻老三’回来了。”近日,云阳县江口镇火地村传送着一个喜讯。
大家口中的“麻老三”本名叫邓学历,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年轻力壮的邓学历离家前往湖北务工,后辗转到了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尓旗县,随着年纪增长变得体弱多病,没了收入,过上了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生活。令他没有想到的这一别离竟与故土隔断,失去了与亲朋好友的所有信息,再次回到故土时已是耄耋老人。
从挖煤工变拾荒者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建设和发展需要大量的煤炭,“挖煤工人”是当时“高薪”“抢手”的职业,年轻力壮的邓学历也“心向往之”,孤身一人来到了湖北省某地一煤矿做起了“煤矿工人”,3年后,又经人介绍去了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尓旗县的一家私有煤矿,继续干“老本行”。
“挖煤工人”是体力活,吃的是“青春饭”,随着年龄的增长,邓学历变得体弱多病,无法干重活,加之煤矿也破产关闭,早就没有家人联系方式的他选择定居在准格尓旗县,靠捡拾废品维持生活,直到有一天因无法支付房租,被房主赶了出来。
食不果腹,居无定所,最终邓学历成了一名“流浪汉”,到准格尓旗县民政局讨要生活费长达3年之久。
2015年邓学历被准格尓旗县民政局临时安置在敬老院生活救治救助,“从哪里来、是否有家人?”准格尓旗县民政局工作人员经过无数次的耐心询问,也无法问出关于他的任何信息,费尽心思多次甄别询查,仍旧一无所获。
准格尓旗县民政局工作人员开始尝试让他慢慢回亿,他的潜意识里依然有着过去生活的印记。经送医医治后,才回忆起自己是叫邓学历,来自重庆市云阳县江口镇盛堡公社火地大队······
“是他——麻老三”
“有一名约80多岁的老人流浪到本地多年,近期才说出是来自贵县江口镇盛堡公社火地大队,希望你们能协助查询他的信息。”今年1月15日9时,云阳县救助管理站接到来自1600多公里之外的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尓旗县民政局的电话,请求协助调查。
经过信息交流,县救助管理站立即致电江口镇盛堡(现胜元)社区,协助查找邓学历的亲人和本人户籍信息。而收到的回信是查无此人,因张学历记忆中的“江口区盛堡公社火地大队”改为盛堡社区火地村,后经撤区并镇改为江口镇火地村,从而无法查找到有价值的信息,协查工作一度陷入困境。
根据张学历提供的信息,县救助管理站从县三级救助网络系统逐一查询,功夫不负有心人,联系上了江口镇火地村村主任王华。“邓学历小名‘麻老三’,估摸着邓学历该有80多岁,至今失去联系长达51年。”王华说,“邓学历早年家境贫寒,父母过世得早,家有三弟兄,邓学历排行老三,他两个哥哥均为单身,已先后去世,家里再无其他亲人,房屋早已垮塌二三十年了。”
这些信息都能对上号了,县救助站将准格尓旗县救助站发来的照片发给王华,王华带着照片,爬上山到邓学历原居住的小组,将照片拿给原相邻的几户老年人识别,为了确保其准确性,王华还分别到相邻的组走访,老人们都说:“是他——麻老三。”
打通寻亲“最后一公里”
得到最后确切的消息后,云阳县救助站立即将信息反馈给鄂尔多斯市准格尓旗县民政局,一边与江口镇火地村沟通,做好接收安置前的准备工作,依据户籍政策和救助政策,着手协助办理恢复户籍的相关准备工作,待邓学历返乡后,代为申报户籍和特困待遇。
“我们将用专车护送邓学历回乡,今日启程。”8月3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救助管理站打来电话,邓学历正式踏上了回家路。
8月4日,在鄂尔多斯市救助管理站站长陈旭斌、鄂尔多斯市养老院院长苗旺、卫生院院长刘医生等人的陪同下,邓学历抵达云阳县救助管理站,1600公里路程,邓学历走了51年,终于回家了。
“邓学历回家了,但还有一些‘邓学历’流浪在外,无人可依,这时需要有一只手牵着他们,走向名叫‘家’的地方。”县救助管理站副站长李智说,县救治管理站就是那只“手”,将会锲而不舍地为爱寻亲,他们一直在路上。
寻亲是最人性化的救助,既能帮助救助对象重返家庭,又能有效衔接当地的社会保障,从根本上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借助科技的进步和发展,跨省互助,用无微不至的照顾、人性化的服务,打通寻亲路“最后一公里”,为“迷路的人”找到回家的路,为“忘记自己的人”寻回名字。
救助站副站长韩家新说:“救助工作千万条,寻亲回家第一条。接下来会一如既往地做好救助工作,用爱心、责任心、耐心帮助更多‘迷路的人’回家。”
(记者 邓庭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