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产业基地 盘活林田资源

眼下,正是泥溪青杠椴木黑木耳菌棒起架的时节,随处可见一段段青杠椴木菌棒耸立的场景,再经过一夏的阳光孕育和当地特有的山水滋养,青杠椴木上的黑木耳就会如黑色的小精灵,一茬茬地冒出来。

“今年要不是我这腰不争气,就不会只种这两百来段黑木耳了。”曹翠仙,这个外来媳妇,虽然嫁到云阳几十年了,说起话来仍然夹杂着家乡方言。她站在自家菌棒前,一边系紧腰上的护具,一边用让人听来颇为费劲的话表达着减少黑木耳种植规模的遗憾。

当初,她从云南嫁到泥溪镇枞林村,看到夫家住房破旧、道路不通、家庭贫困,顿时像被兜头泼了一瓢冷水。虽然现实与梦想的距离差得太远,但她欣赏丈夫的朴实、勤劳,最终还是留了下来。“只要肯干,我们就不会永远穷下去!”她对丈夫说。

他们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解决温饱。夫妻二人计议之后,曹翠仙将邻居的田地借过来种红薯、土豆、玉米和油菜,日子便一天天有了起色。可是,怎样才能脱贫,又成了横在她面前的一道难题。一番考虑,她决定种植黑木耳,同时养猪、养蜂。

“头一年就该多种点!”曹翠仙第一次种黑木耳,担心收成不佳,只试种了一些,可没想到长势这么好,颇后悔种少了。于是第二年她种了一千多段黑木耳,当年仅黑木耳一项的收入就接近两万元,加上养猪、养蜂和丈夫打零工挣的钱,这一年她家顺利脱了贫。

“要不是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我还会加大黑木耳种植规模。”曹翠仙双手握拳,轻捶腰部说,待她腰上的病减轻了,不光要种黑木耳,还要种香菇。在她眼中,种植业就是她一家的希望。如今,她家早已搬到了公路边,并开了一个副食店,丈夫仍然在周边村镇打零工,一家的衣食是不用愁了。目前她唯一的愿望,是希望病早点好起来,再好好地干一场,走向致富之路。

曹翠仙对黑木耳种植的青睐,是泥溪镇特色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在深度贫困镇脱贫政策的支持下,泥溪黑木耳从原来几千段发展到80万段的种植规模,实现产值1000多万元。镇里把青杠黑木耳作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打产业,已建成十个青杠黑木耳产业园区,覆盖全镇所有贫困户。

同时,为全方位盘活山水林田资源,镇里采取“村集体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公司+农户”等模式,集中力量打造“三大产业基地”:在河谷平坝区打造以80万段青杠黑木耳、40万袋香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基地;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中低山区,打造以6000亩晚熟柑橘、1400亩柚子、1000亩枣子、700亩脆桃为主的水果产业基地;在海拔500米以上的中高山区,打造以3000亩乌梅、3500亩核桃为主的中药材、干果产业基地。三大产业基地累计发展特色产业2万亩以上,贫困群众覆盖率达到100%,实现了增绿与增收的有机结合,全面提升了产业价值。

Copyright © 2008-2016  云阳网 版权所有  主办:云阳县委宣传部  承办:云阳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