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重庆日报》第10版思想周刊刊登云阳县委书记张学锋署名文章,一起来看:
在“一区两群”协调发展中展现云阳作为
张学锋
推动“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是市委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全市区域协调发展迈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的重要部署。市委明确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要加快建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示范区,推动“万开云”板块加快建成“两区一枢纽一门户”,为我们描绘了新蓝图、作出了新部署。
从全局谋划一域,在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中找准方位。我们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突破口,以“万开云”板块一体化发展为着力点,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提出建设“四地一支撑”目标,努力在全市发展大局中担当作为。建设生态优先示范地。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强长江生态环境系统性保护修复,将长江岸线打造成最美生态带、最美产业带,让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美景永存。建设绿色发展先行地。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成全市绿色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区、区县级大数据智能化标杆城市、国内外旅游知名目的地、三峡健康城。建设公园城市标杆地。坚持以人为本、道法自然,发挥江城山水资源禀赋优势,推动产城景融合,打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全域公园城市,展开“干净整洁有序、山清水秀城美、近者悦远者来”的美丽画卷,开创生态文明引领城市发展的新模式。建设科技创新转化集聚地。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最大限度集聚并利用各类创新资源,重点推动生态产业领域的科技成果在云阳转化利用。发挥三峡城市核心区重要支撑。强化“一盘棋”思想,贯彻一体化理念,以万州为中心,联动开州,一体化规划、组团式发展、协同性建设,不断增强产业优势和城市能级优势,增强对区域的支撑、牵引、带动作用。
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在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建设中主动担当作为。围绕建成“四地一支撑”目标,重点在落实七项战略任务上下功夫、见实效。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三横一纵两循环”高速路网、“两干线两轨道”铁路路网,发挥长江黄金水道功能,构建公铁水空多式联运体系,加快建成三峡库区综合交通副枢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绿色消费品、装备制造、能源电子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用好自然和人文两个宝贝,发展大旅游、大健康、大数据产业。打造柑橘、中药材、调味品、生态养殖、优质粮油五个山地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高改革开放水平。建立健全区域协作新机制,积极承接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试点。加快投用云阳保税仓,争取设立海关口岸,为各类要素和商品出入云阳、汇聚云阳打开“方便之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速城镇化进程,推动县城提质扩容。构建“一核两极多点”县域空间格局,谋划“双100”城市。抓实抓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试点示范,开展乡村振兴“个十百”试点示范和“万人返乡百亿创业”行动,推动城市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积极融入成渝科创走廊,唱响“数据加工找云阳”品牌。争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云设立分院分所,结合优势产业培育建设一批产学研基地。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引进各类科技人才及团队来云创业就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建立“我为祖国植10棵树”国土绿化长效机制,实施“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工程。健全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提高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建设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公共服务高地。
同心合力办好合作的事情,推动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高水平高质量发展。按照“一体化规划、组团式发展、协同性建设”要求,进一步加强与万州、开州的战略协同、规划衔接、政策沟通和工作联络,推动形成功能协调、产业互补、成果共享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配合建立以万州为中心,区域间深度融合、“公铁水”无缝对接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城市群交通体系。加速郑万高铁、巫云开高速、开云恩高速建设。规划布局至万州机场、新田港、浦里新区的快速通道,加快建设云阳复兴港,与万州港形成“一大一小、一主一辅”的专业性港口,成为辐射渝东北、川东北、鄂西湘南的物流集散地。推动生态产业互融互补。借助“大三峡”世界级文旅品牌、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联合开发旅游精品线路,打造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联合构建种加养、产供销互相促进的全产业链,打造长江流域特色柑橘产业带,建设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和国家级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园,共同做强“三峡制造”“三峡旅游”等区域公用品牌。推动生态保护联防联控。联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共筑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完善区域应急管理联动协作机制,共同维护库区环境安全。
(作者系中共云阳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