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坝位于云阳龙洞镇坝上村,在中国烟云厚重历史上曾经有过浓墨重彩的文字记载。5月29日,笔者随县政协文史资料调研组走进龙洞镇董家坝,对董家坝承载的云阳人文历史进行了走访调研。
“巴乡清”,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文化酒”
《水经注》记载:“江之左岸有巴乡村,村人善酿,故俗称‘巴乡清’”,郡出名酒。”;盛宏之《荆州记》云:“南乡峡西八十里,有巴乡村,善酿酒,故俗称巴乡酒。”这里的“巴乡清”,“巴乡酒”同属一酒,巴乡村的位置,据《华阳国志》校注者刘琳考证:巴乡村“即今云阳县治东六十里的龙洞镇坝上村。”学者考证认为,“坝上”就是“巴乡”的误读。
“巴乡清”在秦巴时期很有名气,被誉为酒中极品,在江湖上的地位不亚于现在的茅台与五粮液,以致秦昭王与板楯蛮订立盟约时,以此为质。如果巴人侵犯了秦人,不要巴人赔钱,直接拿酒来抵处罚。
随着时代的推移,云阳人的酿酒工艺更加成熟,到了唐代,聪慧的云阳人在巴乡清酒中加曲勾兑,生产出更佳的优质曲酒,其酒质比巴乡清更加清纯甘洌,因此更名“曲米春酒”, 成为饮者的至爱。
公元765年,大诗人杜甫因国事忧伤,离开成都溪草堂,顺江而下,在流寓云阳休养期间,当时的严县令用曲米春酒热情款待,偏远的小城云阳,远离战乱而清静,使一代诗圣身心和流离之苦都有所减轻,临别时应友人之邀,吟诗《拨闷》以赠友人
闻道云安曲米春,才倾一盏即醺人。
乘舟取醉非难事,下峡消愁定几巡。
……
曲米春酒受到大诗人杜甫的称赞后,一时闻名遐迩,成为当时上流社会款待嘉宾不可或缺的“名酒”。
宋代四大家之一的著名书法家黄庭坚旅居云阳时,在《和答孙不愚见赠》一诗中,称道曲米春
诗比淮南似小山,酒名曲米出云安。
且凭诗酒勤生事,莫爱儿郎做好官。
……
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在顺江旅游云阳时,饮云安曲米春后
五月五日岚气开,南门竞船争着来。
云安酒浓曲米贱,家家扶得醉人回。
……
曲米春,经唐宋元明清各朝代,虽受时代的局限,生产有起有落,但其盛名不衰,一直为文人骚客所称道。
古驿站 明清时期长江边繁华的商埠
《水经注》载:“龙洞溪,在府西九十里,下通大江。”“江之左岸有巴乡村……村侧有溪,溪中多灵寿木。中有鱼,其头似羊,丰肉少骨,美于余鱼。”《华阳国志》云:“朐忍县出灵寿木、橘圃、盐井、灵龟。”其中,灵寿木就出自董家坝一带。这就是关于董家坝的最早文字记载。
董家坝原本无坝,发源于大山深处的两条溪流在此交汇成龙洞溪,然后,从坝子中间横贯而过,向南直奔长江而去。
董家坝三面依山,山上松林茂密,山下梯田层叠,农舍散布其间,董家坝能有今天,还要从董氏兄弟说起,明朝末年,董家兄弟从湖广溯江而上,来到了距长江边10余里的“巴乡村”,一眼就看中了这块宝地,于是开始在这里挽草为业,开荒掘地,改河疏道,让原无三尺地的山坳河滩,变成了百亩良田,董家坝的称谓就此开始。
董家坝正中心有一株黄连树,径围一米有余,枝叶茂盛,据传言,就是当年董氏兄弟为纪念改河工程而种植的。
董家坝曾经是著名的驿站,奉节桂坝、公平等地方圆百里之地出产的大米、山货,通过挑二哥的肩膀,从大山深处一步一步挑到董家坝,在这里住上一晚后,第二天,再挑到坝上长江边的码头装船,然后,顺水而下出宜昌到汉口,逆水而上至万州达重庆。
老家是董家坝的龙洞小学程贤富教师,一直致力于董家坝人文历史的挖掘研究,据他介绍,过去,董家坝很闹热,水稻收获季节,每天有上千的挑二哥经过董家坝。
那时的董家坝,繁华热闹,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商户林立,茶楼,酒馆,当铺,作坊,歇脚铺、骡子店等样样齐全,特别是坝上通往长江水码头的驿道上,每天人流熙攘,坐轿的,骑马的,挑担的,赶毛驴运货的,推独轮车的……
其繁华之盛,享誉当时的下川东。
天池寺 下川东曾经香火最旺盛的寺庙
董家坝当时的繁华,可以从周围的众多的寺庙得到印证,著名的有天池寺、朱山寺、仙女观等。
天池寺,坐落在群山之巅,地处龙洞镇坝上村5组,举目眺望,群山逶迤,层峦叠嶂,森林茂盛苍翠。
据寺前石碑记载,“天池寺”原名“五子仙峰”,建于大明万历年间,已有近四百年历史。清朝时期,寺庙来了一位新住持,名陀子和尚,其道行高深,他根据寺院旁的一泓水泉,把寺庙改名为“天池寺”。
后来,寺院在他的管理下,逐渐名声鹊起,方圆百公里外的善男信女,都前来拜见,一时,香火旺盛,门庭若市。
后来,寺庙逐渐壮大,最旺时寺庙禅房达到48间,和尚100余人。天池寺成了下川东香火最为旺盛的寺庙,其声誉之盛,渝楚闻名。
据家住寺庙旁边已是82岁高龄的卢德高介绍,他家是解放后土改初期,在政府主导下,由山下搬到天池寺,他家搬来时,天池寺建筑保存尚好,只是和尚已经全部遣散,寺庙空空荡荡,已无一人,原寺后来毁于土改和文革时期。
如今,新建的天池寺,“道”“佛”同寺,分为三级,有房舍20多间,但建筑已毫无古寺庙特色,昔日的辉煌难觅踪影,其寺庙的日常管理也由下岩寺委派的一名信徒照看。
据管理者介绍,每到一些特殊日子,前来进香参拜的人还是众多,特别是春节期间,每天达到数百人。
现在寺庙保存完好的文物,就只剩下明代时期雕铸的两个彩狮,其色彩艳丽,栩栩如生。
在卢德高的陪同下,笔者一行,来到寺庙周边山上。
离寺庙50米一山拗,有一水池,当地农民俗称“天池”,是当地几户农民和寺庙的饮水源,据卢德福老人讲,不管天气如何变幻,此池之水,几十年来没有枯竭过。笔者推测,当时寺庙改名原因,应该就是于此。
周边的山坡植被茂盛,笔者躬着腰,用力扒开藤蔓才钻进去后,发现山上全部是土墓,粗略一数就有30多个,也有几座雕刻精美图案的塔墓,据卢德高介绍,这几座山像这样的坟墓很多,大概有上百座。笔者查阅了有关文献记载,土墓埋葬的应该是一般和尚,塔墓埋葬的是有一定身份的住持。
大烟囱,大炼钢铁时期留下的工业符号
董家坝,在大炼钢铁时期,曾经是云阳最为繁华热闹的地方,这个方圆近一平方公里的地方,有国营煤矿、焦煤厂、炼钢厂、火力发电厂,那时厂房遍布,人声鼎沸,最多时,这里工作生活达3000余人。
如今,随着历史的发展变迁,董家坝的芳华早已不在,留下的是一些在历史文化痕迹。
走进董家坝,首先进入眼帘的是田野里直插云霄的大烟囱,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高耸挺拔,雄伟壮观。
烟囱高约三十五米,底部直径四米,顶端直径二米,壁厚半米。烟囱内外嵌有铁质U型步梯,可以从底部攀爬到顶部。烟囱上面的标语“劳动创造世界,人类征服自然。”还是清晰可辨。
据当地79岁的农民桂远福介绍,当年,修建大烟囱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每天参加修建的人数达数百人,搭建的施工架子都有旁边的山那么高,所有的建筑材料都是工人从木架子上挑运上去。
在坝上的中心位置,有一栋一楼一底白色外墙的青瓦房,这就是董家坝国营煤矿场部办公楼,当时董家坝最壮观、漂亮的建筑。
从外观来看,房屋保存尚好,上下各有5个窗户,应该有办公室10多间。后来,作为龙洞乡办中学的学生宿舍,使用了一段时间,如今作为一个特殊时期的文化符号保留了下来。
据云阳县志记载,董家坝的煤炭产业始于民国初年,解放后,一九五七年三月,县财政投资11.37万元,兴建国营董家坝煤厂,经过一年多的建设,一九五八年九月投产。据村民回忆,当时煤矿规模很大,设有三个车间,每个车间200多人,产煤量位于全县前列。
58年,为了运输煤炭,特修建了一条通向长江边的公路,由于煤炭太多,路面损坏严重,为先后两次对公路进行了维护加固。
大炼钢铁时,又上马了铁厂,为其配套,又建设了一座火力发电厂,大烟囱就在这个时候动工修建的。
据桂远福回忆,58年大跃进,是董家坝历史上最繁华的时期,大小烟囱冒着浓浓的黑烟,蒸汽机彻夜轰鸣,厂房通宵达旦,到处是热火朝天的景象,董家坝仿佛成了一个灯火辉煌的不夜城!
他父亲与乡邻成了菜农,专门种植蔬菜,供应给煤矿伙食团。
当时,数十公里外的群众,从四面八方赶来参观看热闹。
炼钢运动全面停止后,董家坝铁厂也下马了,所有的工人都回到了原籍,大烟囱的滚滚浓烟也随之散去,董家坝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作者:张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