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拣货员手持RF枪,快速扫描带有电子价签和专属条码的商品,然后麻利地将商品装进特定包装袋,放入自动传输带。顾客在店内一抬头,就能看到很多包裹在头顶“飞来飞去”——在新零售企业盒马旗下的盒马重庆财富中心店,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重复。
这得益于盒马有数字化分拣配送系统。依靠这套系统,消费者在盒马App下单后,盒马门店将拣货、传送和打包的时间严格控制在3分钟内,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
日前召开的重庆市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指出,要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推动商贸服务业转型增效。盒马门店的案例,仅仅是新形势下重庆努力克服难题,推动商贸服务业转型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发展短板与疫情影响两方面难题待解
近年来,我市商贸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9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667.3亿元,同比增长8.7%,位列全国第9位;商品销售总额达到3.1万亿元,同比增长11.2%;商业增加值(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达2694亿元,占GDP比重为11.4%,对GDP增长贡献率达11.8%。
“总的来看,我市商贸服务业的发展基础很好。”市商务委副主任彭和良认为,尽管如此,我市仍有一些难题亟待解决。一方面,对照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目标,我市商贸服务业在国际消费品供给、消费服务方式创新和集聚优质消费资源等方面还存在短板。
另一方面,今年以来,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市商贸服务业出现了一定幅度下滑。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384.45亿元,同比下降18.6%。
企业依靠新零售新模式加快转型步伐
近几个月来,在疫情倒逼之下,商贸服务企业纷纷通过制定服务标准、优化服务细节、加大智能设备投入和创新销售模式等方式,加快转型步伐,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
譬如,重庆商社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推出了VR看车、上门试驾服务。消费者在手机上动动手指头,即可360度观看车辆内部及外观,画面非常清晰、立体。这种新的汽车零售模式,不仅带来了新的购车体验,也让消费者更省时、省心。
阿兴记集团数千平方米的中央厨房内,架设着自动煮饭生产线。该生产线包括自动洗菜、自动切菜、自动煮饭和自动炒菜等各个烹饪环节,几乎不需要与人直接接触,全机械化操作。此举既大幅度提高了饭菜的制作效率,也让食物更卫生、健康。
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重庆啤酒流通协会,推出由经销商直接将啤酒卖给消费者的全新销售模式,消费者只需通过手机下单,啤酒经销商就会送酒到家。“今年2-3月,公司通过这种模式实现了超过53000箱啤酒的销量。”重庆啤酒相关负责人透露。
另一方面,市商务委通过鼓励商贸企业拓展线上业务、推动服务业复工复商复市和开展提振消费“十个一”主题消费活动等举措,促进消费回补和消费潜力释放。
政企共同努力下,消费市场逐渐回暖。据市商务委统计,今年3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66.13亿元,同比下降5%,降幅比1-2月收窄19.7个百分点。
抢抓“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
“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新形势下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到2025年,全市商业增加值要达到3500亿元。”彭和良介绍,为此,下一步,我市将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推动商贸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初步计划是:谋划推进“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建设;与四川深度开展展会合作,联合举办智博会、西洽会、西博会和糖酒会等大型知名展会;推动川渝两地聚焦火锅、川菜等特色餐饮,共建消费品牌出海平台,促进川渝美食国际化发展等。
同时,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继续深化消费服务业“十个一”主题消费活动,提振消费信心;以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目标,加快国际购物名城、国际美食名城、国际会展名城、国际文化名城、国际旅游名城等“五大名城”建设。
另外,我市还将建立健全现代批发零售服务体系。如,推动传统批发市场“触网”升级,推进主城区传统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外迁,打造集交易支付、信息撮合、供应链整合等于一体的综合市场;培育品牌连锁便利店,创新发展无人商店、智能商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