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花椒长势很好,跟去年比产量能翻倍,收入又能增加不少!”雨后的平安镇红关村花椒基地弥漫着丰收的喜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个大字十分醒目。说起花椒种植,村民陈天福眼神里充满了自信和坚毅。
三年前,陈天福被评为村里的建卡贫困户,自卑和贫穷同时压迫着勤劳诚实的老陈。他低着头在花椒地里锄草,几乎不愿与人交流;三年后,老陈种植的花椒树已然成林,陈天福也从一名贫困户变成了致富带头人。这里每一棵花椒树,都浸透了老陈勤劳的汗水,也承载着他脱贫致富的希望。
“去年花椒试投产,干花椒几百斤就卖了10000多元。今年开始丰产,我花椒地里的20公顷花椒还要挣不少钱。”看着花椒有了好收成,老陈脸上露出笑容。自从村里发展花椒产业后,近3年来,他在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的大力帮助下,花椒产业面积从刚开始的6.67公顷发展到现在20公顷。今年保守估计能够增收10多万元。
据了解,红关村在2017年被列为县级深度贫困村,早期发展柑橘产业,因柑橘品种原因,收成并不太好。经过反复市场调查、结合群众意见,决定引进江津“九叶青”花椒,并成立云阳县山湾花椒专业合作社,发展花椒66.7公顷。同时村里采取“企业+贫困户+非贫困户+村集体”方式,按照“5:2:2:1”的模式进行入股分红,鼓励村民入股,其中,企业占50%,贫困户占20%,非贫困户占20%,村集体占10%,以全员参与的形式,壮大集体经济,促进持续增收。
“贫困户将土地承包给合作社,每年都有租金,还可以到合作社务工挣钱,务工费多的一年能达到10000多元,少的也有三五千元,这样一来,大家在拿到土地入股分红的同时,还能通过自己双手挣钱。”红关村党支部书记何青山说,基地建成后,因花椒树从种植到管理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基地附近的贫困户都有了在家门口挣钱的机会。合作社吸纳当地农民务工100余人,覆盖贫困户19户。
“像今年这个收成,66.7公顷花椒采摘鲜花椒少说也有几十万斤,晒干花椒来算就是15000多公斤,按照去年市场均价每公斤60元来算,总共有100多万元的产值。”该村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刘步权说,“接下来,我们还准备引进企业进行花椒产品的精深加工,提高花椒产业的附加值,增加群众务工机会和务工收入。”
人勤地不懒,如今,红关村贫瘠的土地上终于结出了丰收的果实。当地镇村也加大了基础设施的投入,为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强筋壮骨”。
基础设施改变村容村貌,主导产业驱动发展动力。如今在红关村,贫困户已经从原来的136户452人降至10户37人。“对于剩下的未脱贫户均已经实现了医疗保障、教育保障、住房保障和产业扶持的全覆盖,同时我们将派出驻村队员,实行一对一、多对一的帮扶,确保他们今年全部稳定脱贫,同步小康,一户不漏,一个不差!”听着村民斩钉截铁的表态,刘步权的底气更足了。
(记者 刘太兴 实习生 王月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