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全媒体讯 (记者 张亦筑)3月20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我市将与四川省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合作,按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总体要求,研究制定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行动方案,争取更多的国家科技资源落地,以高新产业功能互补、设施平台互联、人才技术互通、政策制度互惠为核心,共同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一步提升成渝地区在全国科技创新大局中的战略地位。
“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川渝两地发展的重大利好,对于充分发挥成渝地区科技创新资源优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具有里程碑意义。”重庆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成渝地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点在协同,特点在协同,要集聚用好科技创新资源,采取共享、共建、共推等方式抓好区域协同创新工作,共同争取国家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工程等在成渝地区布局,共同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布局。
为此,重庆市科技局和四川省科技厅将深化合作,加快建设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增强成渝地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
一是共同推进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立足成渝地区科教资源优势,争取国家大科学装置、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前沿交叉研究平台等落地成渝地区,争取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国家级科研机构在成渝地区建立分支机构。按照“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加快重庆科学城、成都科学城、绵阳科技城、两江协同创新区等建设,共建成渝科创走廊,打造西部创新高地。围绕双城经济圈建设一批创新型城市和创新型县(市),共同推进成渝毗邻地区创新发展。支持高校、实验室、高新区等创新载体采取联盟方式推进创新合作,联合建设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整合建设科技创新资源地图,推动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共享。
二是共同推进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制定实施成渝科技创新合作发展计划,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先进制造、汽车摩托车、仪器仪表、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资源环境、现代农业等领域,超前规划布局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联合成渝地区科教资源优势及国内外科技创新力量,突破核心技术、开发硬核产品,着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三是共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开展职务科技成果使用权或长期使用权等改革试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支持建设一批高质量规模化专业型科技企业孵化器,建立技术转移服务平台联盟,打造一体化的技术交易市场,推动两地科技成果双向转移。合作共建多元化、跨区域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提升金融赋能科技创新发展水平,打造西部高新技术产业融资中心。
四是共同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共同举办“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开展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等,积极推进中国—欧盟、中国—东盟、中国—南亚等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打造“一带一路”西部科技创新枢纽。
五是共同推进科技创新环境营造。探索构建区域政策一体化机制,推动政策制度共享互惠,促进创新资源合理流动。协同实施科技人才招引政策,加强面向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探索户口不迁、关系不转、身份互认、能出能进的科技人才柔性流动机制,激励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探索科研资金跨省使用,推动科技创新券共通共用,通过“小杠杆”撬动大资源,打造优良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