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网讯(记者 陈小娅)农历“小年”刚过,鼠年新春的脚步已越来越近,街头巷尾,浓浓的年味儿无处不在。这几天,走出家门的你一定发现,街区颜值更高啦!
在云江大道,两旁的行道树上,大红灯笼已高高挂起来。远远望去,一个个圆圆的灯笼掩映在绿荫中,就好似树上结出的火红硕果;仔细一瞧,还有“春”中带“福”的字牌轻摆在绿叶间,寓意祈福迎春。
在青龙路,红灯笼和“春”字串联成线,整齐横垮在街道上方,俨然形成一片喜庆的灯笼“海”。
市民刘艳说:“整个街面一排一排的灯笼挂着,显得云阳的颜值更高,非常漂亮,有浓浓的年味儿,寓示着我们云阳会一年比一年好。”
行道树下的繁华街区里,买年货的市民来来往往,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的笑脸,一个个团圆的小家庭,其乐融融。熙熙攘攘的人流、车流交织,共同描绘出一幅幅喜庆、祥和的迎春盛景。
“昨天晚上刚到家,今天就迫不及待地想来看一下,大云阳的美好景色 ,整个街道挂着红灯笼,红红火火的,环境卫生也越来越好。街上特别喜庆,回到我的家乡,觉得特别感动,这种氛围就好像迎接我们外面打工的人回家,也算一个很好的拥抱吧!”返乡人员陈杰一脸幸福地说道。
据县城管部门相关人员介绍,今年的迎春氛围布置中,我县城区主要在云江大道卧龙桥至白云路口段、青龙路全段以及望江大道外国语学校至梨园路段的行道树挂上约5000个红灯笼、约2000个“春”字,另在多处重要公园、广场、节点也布置了几千个红灯笼和其他装饰,为市民和游客营造红红火火的迎新氛围。
【新闻链接】大红灯笼的“前世今生”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大红灯笼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它象征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它的历史源远流长,我国著名考古学家魏存成介绍,中国的灯笼是世界上发明最早的便携照明工具。甲骨文中的“东”字可能就是对原始灯笼形象的描绘。《南史》记载有“壁上挂葛灯笼”句。葛,就是用麻织成的白色粗布,用它制成的灯笼,可能就是纱灯的雏形。而红灯笼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兴起来的,经多年发展,形成了今天节日喜庆用灯。
在中国人眼中,红灯笼象征着阖家团圆、事业兴旺、红红火火,象征着幸福、光明、活力、圆满与富贵,所以人人都喜欢。这种传统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丰富的文化底蕴。红灯笼俨然成了中国文化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