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又大,虾又肥,石头缝里捉蟛蜞。”江苏南通任港街道居民王建萍说,那些少年记忆,好多年不见踪影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南通14公里的长江岸线上,筑起了围墙、拉起了铁丝,“老港区、旧厂区、破小区”犬牙交错,隔断了人与大江的联系。
2017年开始,南通决心打赢五山及沿江地区修复保护翻身仗。打击非法码头、非法采砂、非法捕捞;修复腾出沿江岸线5.5公里,新增森林面积6平方公里;五山及沿江地区生态修复的14平方公里土地,超过2/3免费开放……
与南通相仿,从宜居可人的临江小城,到区域中心的跨江都市,长江岸边,一个个记忆中的“亲水城市”,又回来了。
临江又亲江——
滨水空间正在形成
顺着江岸延伸入江,安徽铜陵的滨江图书馆就像一座玻璃做成的邮轮停泊江边。观江平台上,读者手持书卷,沐浴江风,凭栏远望,烟波浩渺。这座图书馆由废弃的四通码头改建而成,如今被誉为“最美江边图书馆”。“这儿一眼看去都是绿色,太舒心了。”市民章玲家距此不远,图书馆开馆3年来,她一直是这里的常客。
类似的滨江阅读点,在当地还有不少。它们点缀在城市的水边,展现出这座因铜而兴的矿业城市的秀丽一面。
在上游的重庆市渝北区铜锣山,离长江不远处,有一片湖泊群,五彩缤纷,犹如宝石坠落人间,人称“小九寨”。
铜锣山能成景点,外人或许不大明白,但石壁村村民曾德义却清楚背后的艰辛。这里曾是渝北最大的石灰岩矿坑遗址,粗放开采留下40多个大型露天采坑,流入长江的御临河也变了颜色。
近年来,渝北人痛定思痛,决心修复伤疤。渝北启动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系统修复,统筹开展“山上”“山腰”“山下”综合治理。树聚为林,水汇成湖,当地生态发生根本性改善。
渝北区将部分土地复垦为耕地,或栽种果林。石壁村民用土地入股,主要栽种李子树,曾德义每年能分红1万多元。生态好了,游客多了,村民还吃上了旅游饭。曾德义也开起了餐馆,“等公园建好了,游客会更多,肯定挣钱!”
“滨江百米花廊”“长江公园三角梅长廊”……如今一到春季,四川宜宾市民的微信朋友圈,都会被开满全城的三角梅“刷屏”。
近年来,宜宾清理非法养殖、临江餐饮,迁移沿江化工、造纸企业,编制“建设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市”规划纲要,打造“三江六岸”生态廊道,为长江系上了192公里的“绿色腰带”,也为市民开辟了全新的亲水空间。
从贵州到重庆,从湖北到江苏,长江沿江城市加快整治城市长江岸线,从过去的临江不亲江,到如今的人与江亲密接触,绿色生态滨水空间正在形成。
靠水更护水——
产业转型民生提质
入冬时节,湖南益阳资阳区的资江岸边,切割机钢花飞舞。56岁的资阳区居民胡志明和妻子一道,来给自家“老伙计”——一条陪伴多年的渔船“送行”。
赶在2019年结束前,当地退捕渔民的115艘渔船和1000多公斤渔网渔具完成拆解回收,资阳由此成为全省第一个专业捕捞渔民全部退捕的区县。“禁渔是给子孙后代做好事,我们都支持。只是这条船我们吃在上面、住在上面,有感情,不舍得。”胡志明说。
随着2020年新年的钟声敲响,长江流域332个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长江流域各地的重点水域也将相继进入为期10年的禁捕期。
禁捕涉及沿江10个省市的近28万渔民。农业农村部联合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沿江省市政府,通过资金支持、社会保障、养老保险、技能培训等手段,保障退捕渔民的长远生计。
在湖南株洲新远大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新厂址车间内机器轰鸣。“在这里上班快一年了,环境非常好。”在企业工作10年,经历了新老两个厂址的尹建达谈起未来,非常安心,“相信公司会越来越好。”
回到“新远大”的出生地——株洲市清水塘老工业区,这里曾经是国家“一五”“二五”计划重点投资建设的老工业基地。湘江在这里转了一道弯,带来了水源,也带走了污染。
如今的清水塘已经全面关停退出。261家企业顺应大势,关停到位。有意愿且符合条件的61家转移转型企业都选定了新址,其中55家完成“二次创业”;还有不少企业,积极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渔民上岸,工厂搬迁,产业转型……近年来,长江经济带上,环境的保护,产业的兴衰,牵动着千家万户的生活。就业保障兜底,产业加速转换,社会民生各领域有了坚实的制度和产业保障。一幅人居环境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发展能联动——
区域协作打通筋脉
一顶黄草帽,一辆电三轮,重庆荣昌区吴家镇代兴村村民张寿堂经常跨省去赶场。原来,他家到吴家镇有10公里,离四川内江石子镇却不足2公里。无论赶场,还是小孩读书,大部分村民首选石子镇。但之前因为“断头路”,村民只得步行。
2018年12月,荣昌区帮村民把路修到了石子镇。张寿堂骑上电三轮,10分钟就能去赶场。
路通,百通。公路不仅便捷了村民生活,还提升了物流效率,带来新的机遇。张寿堂种上桃子等蔬果,卖到石子镇,增了收入,脱贫更有底气。
近年来,川渝加快合作,推进成渝城市群一体化。作为交界区县,荣昌不仅接通了一批“毛细血管”,还在打通“主动脉”,建设高效路网。2019年,川渝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合作座谈会在成都举行。两省市签署的16个专项合作协议中,荣昌区参与签署了其中3个,更大的发展机遇就在眼前。
不仅是川渝,上海崇明与江苏南通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湘赣两省达成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发展规划建议,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长江经济带正成为一条产业分工带、协调发展带。
在自然地理上穿越三个阶梯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水平也呈现梯度分布,中上游还有多个集中连片的特困地区。“上游为了涵养好生态,一定程度上付出了发展经济的机会成本。如何实现区域内民生领域均衡发展,考验着人们的智慧。”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成长春说。
如今,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机制经过多年发展完善,不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得以实现,还实现了省际之间的资金补偿。
“贵州、四川各补偿2000万元,云南省奖励2000万元,对昭通这样的深度贫困地区来说,真是雪中送炭。”云南省昭通市生态环境局科技与财务科科长杨凌波介绍,因为赤水河出境断面水质年均值达到Ⅱ类,根据云贵川三省2018年签订的《赤水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昭通市将顺利拿到2019年度生态补偿。
同样,财政部于2018年发布了关于建立健全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与保护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提高长江经济带生态功能重要地区的生态保护和民生改善能力。
从绿色生态滨江空间不断形成,到沿岸产业提质升级、民生改善,再到区域一体化不断推进,滚滚东去的长江水,正载着无数因此而改变的生活,滚滚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