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云阳县委党史研究室供稿)
21.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人民政府 根据中央对农村人民公社政社分开的安排。1983年5月中旬云阳县到奉节县学习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经验。5月下旬,云阳县在团滩公社进行农村综合改革试点,撤销了原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成立了乡党委、乡人民政府和乡农工商联合公司,将大队改为村,成立村民委员会,街道成立居民委员会,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8月试点工作结束。根据中央指示,县委、县政府于1984年3月批转《中共云阳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县、乡(镇)两级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工作安排意见的报告》。全县撤社建乡工作随之全面展开,原有的79个公社相继撤销,建立乡人民政府。1984年5月底,全县政社分开、建立乡(镇)人民政府的相关工作全部完成。撤销人民公社体制,恢复乡人民政府,实行党政企分开的管理模式,是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22.打击刑事犯罪活动 1983年9月,县委根据中央《关于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的决定》,在全县开展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至1986年底结束。逮捕法办了一批流氓团伙分子、流窜作案犯、杀人犯、放火犯、爆炸犯、强奸犯、抢劫犯等刑事犯罪分子;公开取缔了反动组织“呼喊派”,依法逮捕了骨干分子。在1983年的“严打”之后,云阳县继续开展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云阳县在全县范围内严厉打击各类极端暴力犯罪,八类犯罪发案逐年下降,其中现行命案侦破率连续10年保持100%。伴随传统手段与现代刑侦技术的深度融合,成功侦破了系列重大刑事案件,严厉打击了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动社会风气根本好转,对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23.县级机关机构改革 1983年10月,根据中央、国务院指示精神,全县开始开展县级机关机构改革。这次改革按照党政合理分工和精简的原则以及领导干部实行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大力精简县委、县政府工作部门,调整领导班子。改革中,县委、县政府一大批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的领导干部退居二线,一批年富力强、文化程度较高的中青年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初步理顺了党政职能。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2001年9月云阳县启动新一轮的县级机构改革。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关于县级机关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在机构改革中做好人员分流工作的意见》等12个文件,采取“先进行人员分流,再进行机构撤并和开展‘三定’工作”的办法。2001年12月底基本完成改革,县级机关机构由72个减为51个。通过机构改革,形成了职能较为明确,结构大体合理,运行基本协调,行政效率较高的管理体系,为加快云阳县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体制基础。
云阳县扶贫攻坚
24.开展扶贫达标工作 1984年8月,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央、国务院指示精神,在全县开展扶贫工作,帮助农民治穷致富。7月31日至8月3日,秀山会议确定云阳为省级贫困县。1986年12月,云阳成立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拉开序幕。1987年,成立扶贫开发办公室。根据规定标准,对全县贫困户进行详细摸底调查并逐户建卡,采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帮扶责任制,形成县、区、乡、村、社和县属部门、金融、帮扶人、贫困户的“五级四方”齐抓共管的格局。1988年3月江口会议后,各区乡实行分级负责、承包落实的工作制度。1991年3月,开始实行县属部门定点帮扶制度。1992年6月,云阳县被确定为四川省重点扶持贫困县。1994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印发〈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通知》,云阳县被纳入国家重点贫困县范围,开始新一轮的扶贫攻坚战。根据实际县情,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云阳县九八三五扶贫攻坚计划》,即到1998年基本解决全县剩余35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采取“四到村、五到户”的帮扶办法,坚持开放式扶贫方针,兴办扶贫经济实体,劳务输出,出台信贷、财税等政策保障。同时,四川省、地盐务局、四川轻化工学院、万县地区水电局、工业局、科委等部门通过技术、设备、项目、资金物资等方面帮扶云阳,国家水利部把总投资1.5亿元的咸池水库工程列入其重点扶贫项目,助推了扶贫达标工作。1998年9月,县委、县政府组织自查,全县90093户建卡贫困户达到上级规定的解决温饱标准。年底,顺利通过重庆市检查验收,比市委、市政府要求时间提前两年。2001年开始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经过连续多年的艰苦努力,全县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度减少,基础设施改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25.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1984年11月,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云阳县乡镇企业的若干规定》,决定本着“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原则,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当年,全县乡镇企业发展到5205个。1986年4月,县委、县政府提出把乡镇企业作为振兴全县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来抓,并制定各种优惠政策,进一步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1992年以后,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激发全县人民发展乡镇企业的积极性,乡企发展掀起新高潮。1994年,全县有乡镇企业14839个,总产值达到7.6亿元,利税达到5685万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十二五”期间,建成若干个乡镇楼宇工业集聚区和6个乡镇(街道)返乡创业园,创业园累计入驻企业79家,其中投产55家,在建24家,实现总产值20亿元。“双随机一公开”、企业“五证合一、一照一码”、个体户“两证合一”、推行网上行政审批等系列改革措施,便利化的注册登记,进一步促进了云阳乡镇企业的登记发展。截止2018年9月全县乡镇(街道)累计注册市场主体64742户,其中企业11967。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兴起和壮大。云阳按照有产业基础、交通便利、网络覆盖的原则,建成了乡镇电商综合服务站41个,农特产品集配站38个,村级电商综合服务点298个的电商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