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柑橘产业,增加农户收入
工作该从哪里入手?李桂林了解到,一些村民对脱贫的动力不足,信心不够,李桂林便对村民设置了“红榜”,对勤劳肯干的村民,进行张榜表扬。“第一位受表扬的是二组的刘耀丙,他虽然只是把家门口的路用石头砌平了,但可以看出他主动脱贫的决心。”李桂林指着刘耀丙家门前的石头路说。
村民脱贫的积极性激发起来了,则需要采取更有效的方法让他们加快脱贫步伐。李桂林认为:只有产业发展才是脱贫致富的长久之计。去年,李桂林先后争取进出口银行260万元资金,用60万在铜鼓村建立“智翠农业专业合作社”,把村里100余户贫困户吸纳入股到合作社,利用贫困户持股,发展柑橘,一条抱团发展增收的路子在铜鼓村基本形成。
但李桂林并不满足于此,果树挂果还有两三年,他希望乡亲们再多点致富路。对有条件的农户,村里为他们提供5000元的产业发展资金,帮助他们发展牛羊产业;对劳动力不足的,他协调养殖企业,为其提供鸡苗鸭苗。就这样,李桂林不仅指导村民栽植了柑橘树 ,更为乡亲们开辟了多条致富路。
为加快扶贫发展规划的实施,他着力于铜鼓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利用进出口银行的191.5万扶贫资金,硬化了3个组3.03公里的公路,整修了8口山坪塘和2.4公里长的灌溉渠,为村民们提供了一个出行方便和产业发展的环境。
关心百姓,从点滴小事做起
“衙斋卧听萧萧竹,凝是民间疾苦声”。作为一名党员,在党的组织建设活动中,李桂林心中总是想着困难群众,总是想法设法帮助困难群众,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在李桂林眼里,群众的事没有小事,关心百姓,就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
去年11月的一天,贫困户李相兰在村办公室找到李桂林说:“书记,你得帮我一把呀。”在了解到李相兰是想知道退伍军人去世后是否还享受军属优待政策的事情后,李桂林立即到县民政局找相关人员咨询政策,当李桂林得悉只有伤残军人去世后才继续享受军属优待政策的规定,李桂林连夜到李相兰家中为其作解释。“李书记真的是把我们的事放在了心上,还连夜来给我解释政策,我的心结也解开了。真是把他辛苦了!”李相兰说。
在李桂林的工作提包里有一个工具箱,看到记者好奇地看了工具箱几眼,李桂林解释说:“村里留下的大多是老弱妇女和儿童,不少老人修修补补找不到人。有一次,我到铜鼓村八组的蒋发玉老人家去了解情况,顺便帮他修好了床和柜子,我意识到,进农户家访问,不光是宣传政策,要和村民贴近心,帮他们做点事。”
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是落实精准扶贫的有效载体,对贫困人口实施的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扶贫工作比我想象的复杂,攻坚的难度也很大。”李桂林说。
接下来,在铜鼓村的脱贫路上,李桂林还要走很久,他说:“立足村情,因地制宜,巩固好农业合作社种植生产和发展畜牧养殖,建设好基础设施……”李桂林对铜鼓村的未来信心满满。
(记者 丁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