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颂》《千秋张飞庙》《相遇》……一首首散发着独特韵味的音乐,时而悠扬婉转,时而激情澎湃,就像在讲述一个个动人的故事。王小刚的音乐喜欢运用传统元素,他说,他的根在云阳这一片土地上,脚下的土地是他取之不尽的素材库。
1月22日,记者来到云阳教师进修学院的音乐教室,见到了县文联副主席、音乐家协会主席、音乐高级讲师王小刚,只见他灵活的十指在琴键上跳动着,动听的音乐在教室里回旋。
一曲弹罢,王小刚放下琴盖,来到操场上享受冬日难得的暖阳。“我对音乐创作没有计划安排,遇到能感动我的人和事,我就写下它。”王小刚微笑着说,“今天是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也许就会遇到感人的事,不走出来谈何遇见呢?”
音乐之路启蒙于田坎上的歌声
“我和音乐结缘还得从小说起。我是听着田坎上的歌声长大的,是农人劳作时的山歌熏陶了我。”问到他是如何走上音乐之路时,他徐徐地讲了起来。
1969年,王小刚出生于江口镇一户农民家庭,他童年的乐趣都在田间地里。由于父母白天要忙农活,无人照顾他,从4岁起,父母干活时他就被一起带到地里。那时,人们在劳作之余,就会聚在一起唱山歌放松一下。他看到大人们一边劳动一边唱歌,显得无比快乐,于是,音乐的种子就渐渐在他心里生根发芽。
农民的孩子早当家。在王小刚7岁时,就开始帮家里干些活儿,独自一人去放羊,割猪草。这时,他会情不自禁地哼起平时广播中听到的歌曲,比如《东方红》《唱支山歌给党听》之类。一旦他唱起歌来,乡亲们就会放下手中的锄头,围上来专心听他唱歌。由于年龄还小,见这么多人看着他,他就会害起羞来,不再唱了。以后,村里人为了不干扰他唱歌,就躲在一旁听。
“这个娃儿唱得真好!太棒了!了不起!”他经常会听到大人们赞美的话,于是心里就会生出一种满足感、自豪感,同时也鼓励着他要唱得更好。
在王小刚读初中时,一首《十五的月亮》让他下定决心走音乐之路。一个周末,王小刚又到坡上割猪草,走到一个山沟里,便开口唱起来:“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嘹亮、悦耳的歌声在山谷间回荡。两公里之外的山那边正在干农活的村民,纷纷放下手中的农具,不约而同地朝着歌声传出的方向走来。来到跟前,一名姓周的村民走上去,语重心长地对他说道:“小刚,你是一块好材料,如果你不去学音乐就太可惜了!你走出去也是我们村的骄傲!”
这个村民的一席话深深烙印在他脑海里,对他的人生选择起了很大的作用。19岁时,他考上了涪陵师专音乐系,从此,他便在这条路上开启了一段新的人生。